85岁老人和他的浓情河渡

版次:02  2021年02月23日

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庙湾渡口是西淝河上众多的乡村渡口之一,它北邻利辛、西接颍上、东依凤台,是三县周边群众走亲访友、互利商贸、抢收庄稼的交通要道。

这里多水交汇、远离村庄,半个世纪以来,颍上、凤台先后有人在此值班摆渡,最近的一次渡权交接在十六年前,自此,摆渡人由河西搬到河东,由颍上转移到凤台,寂寞清冷的旷野上,他们一守就是五千多个日夜。不管寒冬还是酷夏、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渡河人一声吆喝,摆渡人马上登船就位。

“我们全家人负责这一渡口的日常运转,每年除了汛期涨水的那几天,一年到头渡船几乎没停过。”春节期间,居住在河畔守着渡船的85岁老人苏纪余说,“去年是个特例,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我们被迫放了十多年来最长的一个假期,今年春节,两岸人员流动有所恢复,采购年货、走亲访友的渡河人明显增多,年前年后渡河的车和行人又恢复到了往年同期的八九成。”

“现在河面不是太宽,往来也没有大型货船,在确保渡河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尽量减少损耗,暂停了柴油发动机的使用,改用人力摆渡。”渡口负责人指着河面上正行驶的渡船和一条浸入水面的钢缆介绍,“这是冬季整条西淝河上最常用的摆渡方式,这条钢缆穿过渡船上的吊索,然后固定在河的两岸,组成一条相对固定的纤绳,人站在船上,用一把带豁口的粗木柄套在钢缆上,用力斜拉即可撑动整艘渡船。”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注意到,撑走渡船的用力大小与渡船上的载重息息相关。船上只有五六位乘客、两三辆电动三轮车时,一名摆渡人即可拉动整艘渡船;当船上驶入一辆小汽车或更重的车辆时,摆渡人就要增加到两到三人,需共同协力才可以将船快速拉行。

“拉纤需要力气也讲究巧劲,别看我已经85岁了,但撑起船来一般的小年轻都不一定比得了我。”握紧木柄整个身子斜躺向船面的苏纪余笑呵呵地说,“我这一拉一坠,能轻松撑走载重上千斤的渡船,从年初一到年初八,平均每天我得摆五六十个来回。”

这些坐船的人基本都是附近几个乡镇的村民,每一船的乘客中,总有一两个认识摆渡人的。上船时,他们依照辈分“大爷”“老爹”“大舅”“叔叔”“伯伯”的喊着,与苏纪余唠着家常,说着彼此相熟的人和事,谈到喜事时大家哈哈一乐,聊到有人故去等悲伤事时,船上则会传来长长的叹息声,“哎呀,怪不得这两年我没看到他坐船呢。”

一艘渡船是两岸村民的路,也是载满家长里短、人情世故的“抒情吧”,从上船到下船,短短几分钟行程,互道分别时,彼此都换了一个心境。“16年不长也不短,有些坐船的小孩子现在变成了大小伙子,有的小伙子现在变成了爸爸,小姑娘变成了妈妈,还有的老人去年看着好好的,今年说没就没了。”苏纪余说,“我都快活成历史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少年,这个渡口现在就是我的全部精神寄托,看着来来往往的坐船人,把他们摆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和他们聊聊天、叙叙话,我感到这日子特别充实。”

图:苏纪余在拉缆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