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0周年 淮南早期共产党人”系列28

程汉丞 矢志不渝心向党

版次:03  2021年06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特约撰稿 程晋仓

高皇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近现代以来,出了很多革命历史人物,其中,就有一个因受早期中共党员程锡简影响而成为中共党员被载入地方史册的中共早期地方党员程汉丞(祥麟)。

程祥麟字汉丞,少年时期饱读诗书,后同程锡简、程延钊、程汝栅、程汝瑞等十余名同乡转读于寿县公学,尤与程锡简、程延钊相处甚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此时的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社会各阶层的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共产党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为发展组织,开辟工作,扩大影响,中共上海大学党组织决定派出部分骨干深入农村开辟新区。1924年秋,就读于上海大学,在校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寿州公学同学程锡简与祁集乡黄泥岗人黄天伯(永泰)受上海大学党组织委派回家乡汪庙、高皇、泥集一带发展组织、开展革命活动。作为曾经的同学与好友,程汉丞在程锡简等人的教育影响下,积极参与地方妇女会和小学教师联合会的发起与成立等各项活动,四处奔走宣传马列主义、倡导平等自由,组织反霸减租和雇工罢工。在程锡简等人的组织领导下,潘集地区暴发了由地方农会发起的雇工罢工和因时任国民党县长宁纪光欺压民众及私卖学产田一事引发的“驱宁”运动。上千名教师和各界人士云集一处,召开“驱宁”大会,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迫于民众压力,宁纪光匆忙外逃,被逼下野。这时共产党员吴勤吾、刘耀华、王介甫等,乘势进入学校,开办了民众教育馆,并编写了唤起民众的《千字课本》,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程锡简、廖运周等人赴南昌起义失败后,又潜入33军学兵团。不久,深受上级信任,掌握学兵连武装,任正阳关学兵连副连长和中共学兵连支部书记的程锡简,受党指示领导正阳关学兵连暴动,遭受挫折后,再次受党指派回到高皇、汪庙开展革命工作。此时程汉丞与程锡典、程晋科等人被正式发展为中共党员,并按党的指示组建中共高皇特别小组,不久小组改建为特别支部。此时的程汉丞已由当初的革命活动积极参与者,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安徽省淮南市组织史资料(1923—1987)》记载:1930年6月,阜阳中心县委迁离凤台后,中共凤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潘集齐王庙小学召开。从凤台“二大”召开到1932年10月,全县共有5个区委,其中高皇区委于1930年6月建立,辖6个党支部,党员100名,程汉丞任书记。而此时整个凤台县5个区委所有党员数为170名。

潘集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程之光在其《星火淮岸的革命活动》史料文章中载:“程锡简回到家乡高皇寺(今属潘集区高皇镇)后,在先后发展程锡典、程伯天、程汉丞、程际(继)魁、程晋科、王世美、孙广贤、丁文山等入党的基础上,将党小组改建为党的特别小组,由程锡简任组长。时不久,高皇改建为特别支部,程锡简、程汉丞先后任特支书记,活动范围由高皇寺、汪家庙扩展到洛河街、许黄岗、沟北陈家一带。遂之,汪庙、洛河等地党组织建立。

廖运周、吴乐平、吴学敏3人回忆《凤台地区的早期农民运动》中写道:1928年农历6月6日,廖冠洲(廖运周)和许德华(许光达)在廖家湾地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发动了廖家湾方圆几十里四、五百名雇农参加的、为增加雇农工资的大罢工。罢工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终于迫使地主答应了增加雇农工资的要求。雇农工资由原来的六元、八元、十二元,增加到十二元、十六元、二十四元,取得了“六·六”罢工的完全胜利,初战获胜,影响极为深远。

1930年8月15日晚,高皇地区党组织在芦塘坟附近空湖里召开了农协会员大会。程汉丞主持会议并讲了话,号召大家起来同地主土豪作斗争,并具体提出了改善雇农生活条件,逢会期间给雇农假日,不准地主打骂雇农,遇到淹湾时不准解雇雇农,以及增加雇农工资等条件,作为统一的行动纲领。会后,雇农们一致向地主提出上述要求,不答应条件就罢工。地主看农协威力之大,被迫答应了全部条件。这是党领导下举行雇农大罢工的胜利。

1932年6月,因张国焘“左”倾路线的影响,给皖北各县党的工作造成重大损失。10月13日,寿县中心县委派中共中央巡视员兼寿县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张国诚赴凤台主持召开了凤台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针对凤台领导力量薄弱,干部思想消极的状况,会议决定解散凤台县委,成立中共凤台县临时县委员会,属寿县中心县委领导。临时县委由3人组成(领导成员不详)。临时县委成立后,凤台党的状况和全县革命斗争形势继续恶化。

1933年2月,寿县中心县委根据凤台县党的状况和斗争的需要,派仇西华主持召开了凤台县党的会议。此后,寿县中心县委又两次改组了凤台县委。由于斗争形势急剧恶化,1934年10月,凤台县委机关遭到破坏,负责人转移到外地,活动终止。此时,程汉丞成功摆脱叛徒的告密抓捕,远走他乡隐藏行踪,暗中仍寻找党组织。

1938年3月,原凤台县委委员丁文同回到凤台,与孙广贤等联络当地的地下党员组织秘密支部。1938年4月,经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凤台县委,程汉丞任县委委员。1940年10月,中共凤台县委建立政权组织,凤台县三区政府机关设在万福集,辖有5个乡镇政府。凤台县委成立后,立即投入抗日斗争,组织抗日宣传,开展除奸活动,使潘集这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革命斗争暂时停寂的土地,重新燃起革命的火种,开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波澜壮阔的英勇斗争。

1939年5月下旬,丁文山带领六人枪夜袭了住在许家岗的伪军,活捉国民党凤台县二区维持会长许鲁初,俘虏伪军30多人。翌日,丁文山等在古沟集召开群众大会,枪毙了罪大恶极的汉奸许鲁初。这次除奸,为民除了害,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在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的率领下东征淮上,在怀远、凤台等地发展抗日力量,打击日伪势力。3个月后,彭雪枫率部回师涡阳。这一次东征,扩大了我党的影响,推动了凤台县抗日斗争的发展。1940年7月,司令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率部再次挺进凤台、怀远等地,并在怀远的龙亢建立了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豫皖苏边区党委和淮上地委根据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决定开辟凤台抗日民主根据地,边区党委特员陈元良来到凤台,对党的地下组织抗日斗争和敌伪情况进行了调查,向淮上地委写了《关于考察凤台情况》的汇报,经地委上报边区党委批准,对凤台县委进行改组,任命陈元良为县委书记,隶属淮上地委领导,边区党委并调633团2营协助凤台县委开展对敌斗争。

1941年4月,由于日伪军的不断扫荡和国民党掀起新的反共高潮,豫皖苏津浦路西根据地形势日趋严重,豫皖苏边区党委根据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率新四军四师和地方工作人员转移到津浦路东活动,以扩大和巩固津浦路东根据地。4月底,凤台县委率县、区武装和大部分地方干部,分两批随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留下丁文山、王怀友等在凤台坚持地下斗争。程汉丞随新四军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至苏北洪泽湖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