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等待创造生命奇缘

方文康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版次:A01  2021年06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李严

“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伟大,只希望能够帮到受捐的孩子,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6月23日,淮南小伙方文康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与远方一个不知姓名13岁的孩子结下了生命奇缘,也成为淮南市第42例、安徽省第3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夫妻携手留下生命火种

今天报道的这位主角——方文康原是淮南广播电台的一名工作人员。2014年8月,淮南市红十字会开展向习总书记点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张宝的学习活动。方文康所在的淮南音乐故事广播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不仅在节目里给予大力宣传,还身体力行学榜样,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大爱在淮南——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成立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全体工作人员也全部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队员们以集体献血、采样作为这支特别的志愿服务队诞生贺礼,开启了他们的爱心之路。当天,方文康不仅自己上阵,还带来了新婚不久的妻子一同献血、采样。

而同是这年,一个遥远的地方一名刚满7岁的孩子在历经数年到处奔波诊治,后确诊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全家都坠入了痛苦焦虑的深渊,期盼着何时能找到救命恩人让孩子重获新生。孩子在历经苦痛坎坷的治疗中顽强地坚持着,这一等就是8年。

“当时就觉得,留这点血样就可能救人一命,真是人间奇缘,多好的事情啊。但也知道能配上型的寥寥无几,也只能是带着一份可遇不可求的美好愿望吧,也没想到啥时候真的能成功。”提起这些,8年后的方文康不免觉得欣喜。

全家竭力为了挽救生命

2021年3月,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联系方文康,告知他与一名少年初配成功,愿不愿意捐献时,做事沉稳,不喜欢张扬的方文康只说了一句,我自己没问题,与家人通报下,明天一早就回复。次日一早,工作人员准时接到方文康淡定简短的回复:“放心吧,与家里人都说好了,都支持。”忐忑的工作人员听了没想到这么顺利。

此时,方文康已从电台辞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全国各地奔波忙碌。几天后,在外地处理完工作的方文康,马不停蹄地赶回淮南做了高分辨配型采样,后又去东奔西忙了。接着体检也是,急匆匆地来,急匆匆地走,但约定的时间一分钟都不迟到。“他的时间观念真强!”陪同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很是敬佩。得知与患者高配完全吻合,体检也没问题,就等着捐献时,方文康很是感慨。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担心他的时间,一再叮嘱他与家人和公司好好商量下,看看怎么处理,红十字会能不能帮上忙。

“当初采样入库时,就知道捐献救命的重要性,就决定要做这件事,不是随意的。现在那么小的配型概率自己遇到了何况患者还是个孩子,一大家人的希望,别人能捐,我有啥不能捐的,必须去做,个人克服点困难,只要能救孩子的命,何乐不为呢。”方文康依然很是淡定。

“与家人说好了,妈妈这段时间让姐姐请几天假过来照顾。公司的业务能办的就办,不能办的就停。”

一向热心善良的母亲得知他捐献救人的事情,对儿子说:“我也是个病人,我知道患病一家人的痛苦。你去救人一命,我们全家都支持你。”

开朗大义的妻子更是快人快语、风趣幽默地道:“当初我们俩一起采样的,你现在配上了,我怎么能不支持,你先去捐就成了我的榜样,我还是你的接力者呢,要向你学习啊。救一个孩子就能挽救几个家庭。你放心去吧,家里、公司都塌不掉。”

为别人好是这一家人的习惯

每一个好人、每一件好事,其实并非偶然,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方文康和他的一家正是如此。方文康年过七旬的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一直是个热心肠,邻里亲朋只要有需要,她总是尽己所能相助,甚至坐公交碰到陌生人没带钱都会主动掏钱给人家买车票。耳濡目染,方文康为人处世也总是处处想着别人,朋友有事,哪怕是年三十晚上全家在吃团圆饭,只要朋友一个电话,他都会立马放下筷子奔出去帮忙。业务上他从没与伙伴或客户发生过什么纠纷,更不会欠人家一分钱。“谁都不容易,谁都可能用到谁,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这是他的口头禅。妻子也是乐观开朗善良。连上二年级的女儿从小就懂得帮助有困难的人,上学途中遇到街上乞讨者,孩子会自然掏出自己的零花钱送上。举手投足处处为善已成为这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方文康对父母特别孝顺,母亲2015年夏天查出患了重病,需要到上海手术,当时自己的女儿才蹒跚学步,爱人又忙,姐姐们也都走不开,他独自一人陪护母亲整个治疗过程,日夜看护,喂水喂药端屎端尿、洗换擦理……像女儿一样细心耐心。术后,母亲腹部留有瘘口排便,大热的天,最怕护理不当感染,一天数遍擦洗、消毒,气味难闻,但他从未怨言嫌烦,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母亲没有出现常见的术后感染。方文康也是一个心细的人,为了不让母亲对疾病产生心理精神负担,从诊断到治疗一直至今,他想方设法让母亲开心,放下思想包袱,母亲一直乐观地与病魔抗争,恢复的较好。爱人工作繁忙,虽然他自己也很忙很累,但为了能让爱人好好休息,方文康主动承担家务和接送、辅导女儿。

只要能救孩子其他都不重要

在临近捐献的前一周,方文康的脚意外受伤感染,痛得不能触地,在单位都只能穿着拖鞋,走路一瘸一拐。大家劝他赶紧去医院治疗,可他生怕在这关键阶段打针吃药会影响捐献,硬是自己扛着慢慢恢复。

“听说抗菌素在人体内有蓄积,我用药,血液里要是含有这些药的成分,捐出去的生命种子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影响孩子康复?我自己咬咬牙挺过去就是了,孩子等了8年不容易。”

捐献前,原该要去接受新冠疫苗接种的,可为了捐献,他也放弃了安排好的接种。“打疫苗我还有机会,可那个孩子的命只有这一次机会。”

得知红十字会要为他欢送、宣传报道,他和爱人都一再说,不想让人家知道,就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情,没啥特别的,不值得。听说宣传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理解、加入捐献队伍,他笑了:“那是好事,只要有利工作、有利捐献救人,随便你们吧。”

(本版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