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在哪?为什么是绥芬河?

版次:A08  2022年01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绥芬河在哪?为什么是绥芬河?这座百年口岸的诞生与发展,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偶然,也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必然,从几个历史长河的精选片段中,我们来寻找答案。

每天上午9点30分左右,都会有一趟“绿皮”火车缓缓驶离绥芬河火车站。它的内饰十分普通,不过列车车头上悬挂着中国国徽,彰显了它国际列车的身份。

火车开行5分钟左右,会从一座桥身上镌刻着“1903年造”的铁路桥上穿过,这座曾被称为“远东第一桥”的俄罗斯风格铁路桥历尽沧桑。再过几分钟,它会穿过拥有高高穹顶、俄式窗廊的百年绥芬河老火车站,穿过3号洞、2号洞,穿过国境线,驶向不远的俄罗斯小站格罗迭科沃……

1903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局”,绥芬河第一次以一个城市的身份出现在地图上。

如果没有铁路,也许根本不会有这座城市。最初,小城与铁路本无缘。19世纪末,沙皇俄国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一条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连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东铁路”。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因其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的独特地理位置,迅速成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这也奠定了绥芬河地区交通、通讯、通商的基础,使它得以与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近乎同步的发展。

据绥芬河市官方史料记载,1923年3月,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绥芬河市政分局;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东省特别行政区绥芬河市;1933年7月,绥芬河公署成立,隶属伪北满特别区公署。1930年代,有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和商贾云集于此,文化和经贸交流异常繁荣活跃,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帜林立市区,时称“旗镇”和“国境商业都市”,并获得了“东亚之窗”的美誉。

绥芬河还在中国东北边陲最先开通了火车、汽车,最先有了电灯、电话,被冠之“文明中心”。彼时,来自内地和多个国家的商人有1万多人,常年往来于绥芬河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从事边境贸易,人称“跑崴子”。

在今天已经被改造为中东铁路纪念馆的绥芬河老火车站内,通过一幅幅老照片,我们可以窥探到铁路为这座边陲小镇带来的繁荣,而在绥芬河老城内,一座座俄式建筑,也记录了这座小城曾经的繁荣。

与邻国俄罗斯的交流、融通,是绥芬河与生俱来的特质。

1987年,当时的国务院经贸部授予绥芬河市对苏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权限。山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随着中苏关系缓和,上世纪80年代末,绥芬河市开始与相邻的波格拉尼奇内开展贸易合作。贸易一开,绥芬河迅速成为中国东北开放的一扇窗口。在不断探索中,边境贸易在绥芬河慢慢展开了。1987年10月26日,绥芬河与滨海边疆区易货贸易正式开通,在天长山脚下小绥芬河南中俄边境附近,双方设立一处铸铁手动挡杆,用以规范过境人流和车流,这就是绥芬河的第一代“国门”,现在,这道国门正安静地伫立在绥芬河的中俄边境线上。

1991年10月1日,第二代国门落成使用,绥芬河拥有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门。

如果说第一代国门见证了绥芬河现代边境贸易的开始,那么这座集过客、过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建筑,见证的则是绥芬河口岸的迅速成长。从上世纪80年代末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口岸到1994年成为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绥芬河在贸易中迅速成长,一个边陲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境商都”。

2012年8月,绥芬河第三代国门正式开始建设,2014年底新国门建成。第三代国门高51.8米,长81.8米,跨度54.1米,双向8车道通行,国门主体建筑共分九层,气势雄伟。

站在新国门上,人们可以眺望对岸的俄罗斯和往来中俄两国的车辆、人群,还可以看到手动挡杆的一代国门和已经“退役”的二代国门。

初到绥芬河的外地人,常会误以为自己走出了国门。这里可以用卢布作为流通货币,满大街都是俄语标牌,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在街道上几乎随处可见,其貌不扬的老大爷,可能也会说上几句俄语。

在绥芬河,几乎人人心里都装着买卖,如果你和一位等红灯的出租车司机在不经意间提起汇率时,多半他会随口说出来,因为他很可能还经营着一家小型贸易公司。这一切,都源于市场给绥芬河人留下的深刻烙印。

“不管在街上还是商店,大人小孩见到老外就说‘欠欠’(交换之意),随时随地就做买卖。”绥芬河商人李佰波回忆当年场景时说。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轻工产品匮乏,成就了绥芬河的“易货贸易”。当时绥芬河几乎全民“欠欠”,当地人站在街上用旅游鞋、运动服等轻工产品交换俄罗斯人的手表、呢子大衣、望远镜等物品。

“那时候在此地做买卖的,三分之一是本地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绥芬河每天有一列回俄的列车,乘客全是扛着各种大旅行包满载而归的俄罗斯人。”李佰波说。

几年前,“欠欠”重现绥芬河,不少俄罗斯人又来“摆摊”,一时间勾起了许多绥芬河人深处的记忆。起初,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不能直接沟通怎么做买卖,有一个计算器就够了。要多少钱,直接按下数字,你来比划我来猜,其实也不是问题。

“随着‘欠欠’,语言什么的也就都会了。”李佰波说。为解决这种散乱无序的交易状态,绥芬河市筹建起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五层楼宇,取名青云市场。正是这个拥有560个摊位的市场,让绥芬河一跃成为当时中俄沿边开放地区最活跃的商贸中心之一。

“那时生意太火了,一个月赚几十万的人有不少。”48岁的浙江商人蔡庆辉是第一批入驻青云市场的客商。他回忆,那时的商场人山人海,喧嚣不绝,成为中俄商家眼中的“淘金地”。随着中俄传统边贸变化,如今青云市场商品覆盖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上万个品种,成为中国南方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门面”。利用多年积累的俄罗斯客商与人脉,青云市场正向对俄电商、娱乐、餐饮、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进军,近几年平均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人民币。

疫情来袭前,俄罗斯女孩列娜非常喜欢来绥芬河购物。“中国商品性价比很高。”列娜告诉记者,她来自俄罗斯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绥芬河约200公里,她常搭乘客车往来两地。

先购物,再去马克西姆餐厅吃饭,周末的时候可以在绥芬河的电影院看看电影,在酒吧里聊聊天……那时,宽敞、整洁的绥芬河客运站国际候车大厅里,经常可以看见数十位像列娜这样喜欢中国商品的俄罗斯女士,带着厚重的包裹排队候车,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斯拉维扬卡,在这些城市中,绥芬河是个响亮的名字。按规定,她们每人每次最多可携带50公斤货物出入境,这里的长途客车特意加挂了货物拖车。

绥芬河是中国仅有的两个拥有公路、铁路两个一类口岸的对俄口岸之一,也是中俄经贸大省黑龙江最大的口岸,其公路口岸扩能改造完成后,有24条出入境旅客通道、12条货检进出境通道,口岸年通关能力达到600万人次、车辆55万辆次、货物550万吨。铁路口岸经过多年扩能改造,换装能力达3300万吨。

如今,边境线上冰凌花已经破冰盛开,战“疫”过后,百年口岸又将烟火重生,喧闹重现。(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