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建筑垃圾 改善人居环境

版次:02  2022年05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李严)5月24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垃圾治理体系,推进建筑垃圾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工作。

据介绍,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我市先后出台了《淮南市建筑垃圾综合治理联动管控工作机制》等文件,进一步细化部门间联查联动工作要求,强化市城管等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常态化开展联合审批、检查、执法、督办等,有效促进了建筑垃圾处置的规范运行。

建筑垃圾治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源头化治理,市城管局配合市住建局开展源头化治理,督促各项目工地落实“六个100%”。 2021年以来,共巡查各项目工地、建筑渣土消纳场及堆放点1560处次,现场责令整改工地74处、约谈项目单位31家次,立案查处 10起。

我市对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核准制,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运输量需进行事前核准并发放许可证,明确运输路线、时间和倾倒地点。为简化审批程序,市城管局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审批工作, 2021年以来,共办理102次(家)渣土企业的单车准运证4647份,共处置31家次工地渣土149.10万立方米。

市城管局还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建筑垃圾处置场、渣土消纳场、临时受土点及渣土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 2021年以来,共集中开展专项排查行动8次,定期巡查检查26轮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发放提醒函18份。

市城管局利用智慧渣土监管平台及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工地实施信息化、全天候监管;联合交警等部门实行渣土运输全过程监管,依法严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车身脏乱、私拉乱运、超高超载、抛撒污染等行为。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巡查行动726次,出动执法人员1852人次,开展零点突击行动12次,查处整改违章蓝牌小货车和搅拌车42台次、不洁车辆78台次,提出警告56台次,下发处理通报11份,信用考核记分25家次运输企业及所属渣土车92台次,现场处罚违规运输渣土车79台次。

据了解,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可生产再生骨料、路基路面材料、砌块、市政工程构配件等新型建材。2021年以来,全市建筑垃圾产生量80.6万吨,其中68.5万吨已进行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这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广泛用于我市引江济淮、小区污水管网改造、中兴路等重点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