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沧桑记忆 唤醒城市旧时光

版次:04  2022年05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52年的票据、1952年的刊物、1952年的证件……5月25日,一件件70年前与“淮南”有关的物品在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里展示出来,破损的书角、发黄的纸页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印记。

这些藏品的主人是淮南本土收藏家苏正礼,“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今年刚好70周年,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藏品十分有意义,就想把它们单独展示出来。”在馆内,苏正礼一边摩挲着票证,一边将自己的收藏经历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娓娓道来。

苏正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醉心于收藏,藏品涉及党史、教育、军队和地方文化等多个领域,举办过十多次大型展览。他用20多年时间,倾尽所有收藏了反映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的光辉历程及中国近代百年教育发展的藏品达5万余件。

“作为淮南本土收藏家,我对于和淮南本地历史文化有关的物品肯定是情有独钟的。”苏正礼表示,多年来,他特别留意收集与“淮南”“淮河”以及“淮河流域文化”相关的物品。在苏正礼的收藏中,各类印有“淮南”字样的票据证件、照片、邮票、茶杯,与淮南有关联的书籍、报纸、袖章、电影海报,治淮档案资料,治淮画册,采煤工具,厂徽矿徽,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种类丰富,应有尽有。苏正礼边展示介绍边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到目前为止,他收集了从民国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淮南相关藏品资料约2000件,其中1952年的藏品资料有近30件。

2008年,喜欢“淘宝”的苏正礼在一处旧书市场闲逛,突然在一个摊点前看到了一张新华书店安徽分店于1952年9月编印的简报,简报已经微微泛黄,上面写着“淮南支店访问全国劳模丰绪然 启发与推动了爱国工作竞赛运动。”苏正礼说:“丰绪然是淮南煤矿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我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立刻挪不开脚步了。”他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道,丰绪然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由一名普通的矿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他首创采煤全国纪录,他的一生是为发展煤炭事业,为煤矿技术改革奋斗的一生,他是当之无愧的淮南煤矿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也永远激励着大家。”想到这里的苏正礼又看到1952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立刻毫不犹豫地将这一张简报买下。

从那以后,苏正礼特别留意收集1952年的淮南物品,数十张不同大小和内容的票证、企业培训证书都记录着他的收藏历程,“还有这张写有‘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的任命通知书,也是我和朋友软磨硬泡收来的。它的日期是1952年8月25日,这对于了解淮南的历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些年,苏正礼经常逛旧书摊和古玩店,除了在淮南本地,他还经常到周边城市如合肥、蚌埠、阜阳等地转悠。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这一爱好,有时候看到有收藏价值的物品,也会第一时间给苏正礼打电话,让他获得第一手珍贵的藏品,就这样,有关淮南历史文化的收藏一点点丰富起来。“希望能够多收集一些红色文献、史料照片等,并且把它们集中展出,让淮南市民通过这些资料找到城市的记忆,唤醒一段段旧时光。”

图:苏正礼与他收藏的1952年简报 本报记者 付莉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