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田间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

版次:03  2022年08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张明星 通讯员 郭轩霆 杨文敏 摄影报道)近日,由北京物资学院七名学生组成的“青年服务国家”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潘集区杨柳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该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实地参观村内养殖、大米加工厂等产业,深刻感受杨柳村的发展变化。杨柳村是位于潘集区泥河镇西北7公里处的一座偏僻小村庄,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电信淮南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倾心帮扶下,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户户门前通了水泥路,村居面貌焕然一新。并且,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杨柳村申报了优质水稻种植特色产业项目,又争取专项资金建设了特色大米加工厂,大力推进“杨柳福乐稻”种植加工,并利用电信“翼支付”等平台进行销售,附以酥瓜、草莓等经济类作物,精心构建特色生态产业和差异化种植产业相结合的村办集体经济新模式。截至目前,杨柳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6万元。另外,驻村工作队还帮助村里的孩子们学习“国学”,每周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传授书法技艺等。

走基层、察民情、谈发展、看变化……通过七天的实践活动,该团队不仅对杨柳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有了深入详实的了解,更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同学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接力奋斗,以真才实学投身到乡村发展之中,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驻村工作队向学生介绍,如何帮助村里孩子学习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