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老物件” 一部“治淮史”

版次:A01  2022年08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与“治淮”有关的徽章、文献等藏品在收藏界有着独特地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全国徽章文化节等方面获悉,目前国内民间丰富的治淮藏品就在淮南,这些藏品呈现了一个浓缩版的治淮史。它的收藏者淮南人郭毅挺更被誉为“治淮收藏第一人”。

藏品过千件,多数“难得一见”

在走访中,记者获悉,为了安置这些治淮藏品,郭毅挺在淮南专门购置了一套住房,其客厅、书房、卧室全部被藏品占据。8月8日,站在藏品前,郭毅挺自豪地介绍,目前为止,其所收藏的治淮专题徽章有近200枚,纪念(奖)册100余本,画册近60本,邮品票券100余件,报刊130多份,志书200多本及奖状、任命书、宣传画、照片等各类文献200余份,其他藏品暂未统计。

这些藏品中,有罕见的解放初期治淮第一章“淮河水利工程总局”证章、新中国治淮工程第一章“1950年淮泛堵堤纪念章”、治淮第一库证标“石漫滩水库”布标,更有发行量较少的治淮第一校“淮河水专”全品珐琅彩校徽,以及刘宠光、汪胡桢联署的难得一见的《一九五○年淮河防汛慰问通知》(油印有款),解放初期电影画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淮委实寄封”“淮委任命书”等。

除了这些藏品,更令郭毅挺爱不释手的是清同治年间丁显编撰的《复淮故道图说》,该书被认为是清末民初复淮之说的嚆矢,对系统研究淮河河道、治淮历史有着突出价值。 2020年,第二届全国徽章收藏高峰论坛上,全国徽章收藏联盟党组书记徐晓荣评价郭毅挺为“治淮收藏第一人”。

不解情缘,藏品在淮南希望更多人了解治淮史

“我的父亲郭文会年轻时是淮委建工局的技工,参加过治淮第一闸润河集闸坝工程修建,以及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陈村水电站、石门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郭毅挺说,“除了我父亲,家中其他长辈不少也是水利工人,我小时候,他们常在我身旁讲治水趣事,让我对水利工程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每当夏季父亲把一打打奖状、一摞摞奖册、纪念册、奖章、纪念章拿出来晾晒的时候,看着特别羡慕,想收集更多这样的物品,但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梦想只能作罢。”

上个世纪90年代,在沿海城市工作,经济逐渐宽裕,已具备条件的郭毅挺重拾儿时梦想,开始走上治淮收藏之路。他说,“那时候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为了丰富藏品,弄清楚新中国治淮的来龙去脉,每到一个地方,工作一忙完,我就去钻文玩市场,寻找与治淮有关的物品和资料。”

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南昌、合肥、西安、郑州、昆明等全国有名的古玩城,郭毅挺全都走了一遍,个别地方甚至还反复去,有时候为了一件藏品他可以追寻数年,直至收藏。有一年,他为了收一枚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凤台县治淮总队部章,竟然从河南追到了皖西,再从皖西追到了苏北,最终在江苏南京说服了藏家,让对方惠让了这枚部章。

郭毅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通信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时候为了弄清治淮藏品的历史,找到可靠资料,我只能想方设法去找寻当年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联系购买其编发的志书。有的单位不待见,我就隔三差五去电话亭打电话给人家,最终他们熬不过我的执拗,有的单位因感动免费赠送了书籍资料,有的则不好意思再推迟,就把部分书籍出售给了我。”

收藏之外,郭毅挺还研读了《淮河志》《河南省沙颍河志》《安徽省志·淮河志》《洪泽湖志》和《沂沭泗河道志》及沿淮信阳、阜阳、六安、淮南、滁县、蚌埠、扬州、淮阴、盐城等地水利志的部分章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治淮知识架构,撰写发表了多篇专业文章,成为治淮藏品方面的民间专家。因藏品丰富,能力突出,他更被全国徽章收藏联盟聘为副秘书长。郭毅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他家中的治淮藏品是近些年来陆陆续续从深圳等市搬回的,目前他正在做进一步整理工作,待整理好后,希望能在淮南做一次展览,让更多市民通过这些藏品了解淮河文化、治淮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