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蛋鸡养殖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版次:02  2022年12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位于八公山区的传超蛋鸡场,从零起步艰苦创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存栏近10万只蛋鸡,连续6年获得淮南市级龙头企业称号,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八公山区传超蛋鸡场成立于2003年,位于八公山镇杨家地村,是在原八公山镇集体养鸡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超蛋鸡场负责人江传超养殖蛋鸡还要早些,那是在2001年,他和爱人汤文燕从1000只蛋鸡养殖起步,虽然遭遇禽流感起步并不顺利,却也让他看到了商机。2002年,即便当时笼罩在禽流感的阴霾下,他却反向思维,逆流而上,在别人不敢养的情况下增加了10000只鸡。殊不知,当年鸡蛋供应紧张,价格自然居高不下,江传超大赚了一笔,由此更坚定了信心。2003年,他盘下了镇集体养鸡场,并注册成立传超蛋鸡场。

其后,鸡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却在2007年、2014年遭遇禽流感。特别在2014年,因禽流感损失了5.5万只鸡,不得不扑杀深埋。而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物流受阻,鸡蛋销售不出去,价格也是一路下跌,从220元钱一箱掉到75元一箱,一天损失上万元。但这些都没有击垮江传超夫妇,他们最终坚持了下来。如今,鸡场规模已达9万多只蛋鸡存栏,年产值达千万元。

管理近10万只蛋鸡很是辛苦,每天晚上和清晨,江传超夫妇都要到鸡舍查看。鸡的精神状态、进食速度、声音频率、温度把控都是需要上心的事。他们总结出,“鸡昂首挺胸,采食很凶,这只鸡就是健康鸡。它张口呼吸,发出锣音和怪声,就是呼吸道不好,得治。现在都要求是无抗药、纯中药。”在养殖传统蛋鸡的基础上,鸡场还养上了黑凤鸡,下蛋是绿壳的,富含硒,更受市场欢迎。

早在2016年12月,八公山区传超蛋鸡场就获得了淮南市级龙头企业称号。市级龙头企业每年一评,此后,传超蛋鸡场一直延续着这项荣誉。2019年,随着鸡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几万只鸡的饲喂、捡蛋完全靠人工太辛苦,而鸡粪积累也不环保。这一年,传超蛋鸡场花费600万元,上马了机械化,鸡蛋传输、上料饲喂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机械扒粪、上罐发酵,把鸡粪变为有机肥,为鸡场创利。这样,既消除了环境污染,化害为利,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如今,启动自动投喂机后,走进鸡场,只见一只只蛋鸡争先恐后地啄食,几万只蛋鸡在这里集中饲养、封闭管理。捡蛋时,传输带就会把各只鸡下的蛋集中到装箱前,再人工装入蛋箱,每箱装满360枚鸡蛋。而到了除粪时间,随着传输带滚动,鸡粪就从鸡舍运到外边,送入发酵大罐中。通过加热高温杀菌,再经历发酵过程,最后挤粒烘干,一袋袋有机肥就成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鸡场平时用工6人,忙时达到14人,每人每天基本收入在80元,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江传超夫妇致富不忘回馈社会,在2020年和今年新冠疫情时期,传超蛋鸡场为八公山区捐款捐物,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江传超说,他对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感悟很深,也激励自己脚踏实地加油干。下一步,他正考虑重新选址再建新鸡场,更先进,更智能,把规模再扩大。对于今后的养殖发展之路,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