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窑缸厂的故事

版次:04  2022年12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传胜

1952年夏,沉寂许久的上窑陶瓷产业迎来千载难遇的发展契机。这一年,上窑陶坊重新开始凿土、制泥、拉坯,古镇窑场再度储备茅草、松枝、石炭,为复燃窑火精心准备。这一年,吃窑饭的泥腿子们憋足劲,从氏族巷院、四乡八村奔来,涌上山岗、河湾、料场、码头,采釉泥、凿陶土、砍柴草、掘煤炭、平地面、整货场。上窑,从此由单窑数人的小规模劳作,壮大到好几条龙窑同时烧制、近百名青壮劳力共同生产。

政协委员 —— 杨锦堂

人民开始当家作主的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以三窑(陶瓷窑、石灰窑、小煤窑)为支柱的上窑古镇同样处于蓄势待发状态,重中之重的十三条龙窑窑主、窑工们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当时老官山(俗称老鸹山)南麓仅有大老虎窑、小老虎窑的杨家窑时燃时熄,尚在惨淡经营,其它十余家窑场则一片沉寂,没有一星烟火热度。

1952年的火热夏日,上窑开启了古镇窑业的浴火重光。上级主管部门及时与开明的大老虎窑主杨锦堂等宣讲党和政府公私合营的好政策,压舱石一般稳住了窑主们的心。之后不久,杨锦堂召集堂侄杨华藻(小老虎窑主)、孙家窑主孙道兵和他家年轻陶工、窑工王长金,以及鲍家窑主、陈家窑主、沈家窑主、李家窑主等齐聚老街上已经歇业的自家茶馆,规划商讨窑场可预期的辉煌明天。

在当地政府的引领帮助下,经过近两年筹备,各窑户积极响应政府互助合作的号召,他们在杨景堂的带领下,组织起来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1954年4月,拥有在册职工200余人的“公私合营上窑缸厂”正式成立,杨锦堂在用自家老虎窑为资产入股的情况下,又拿出经营窑场数十载积攒的一坛子洋钱,作为扩大生产的启动资金。人民政府在龙窑南面的平坦地带规划建设新厂房、改造革新老窑炉。公私合营结束了家庭式千年手工作坊,进入了统一标准、规范操作现代企业。上窑缸厂统一生产经营,供销两旺的热火景象成为常态。这是龙窑金缸、子孙缸开天辟地的大喜事,窑镇窑人欢庆、窑山窑水欢庆。

上窑从这一年开始,正式进入缸窑流金的全新时期。杨锦堂作为私方代表被任命为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参与管理决策。

杨锦堂为人厚道,人脉丰沛,他曾是古镇窑火烧得最旺的窑主,更是家乡顶级窑师。在窑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就练得一身真功夫,他只需往观火孔瞄一眼,窑温高低几许、火候到位与否、产品成色如何、具体出窑时日便了然于胸。我儿时与小伙伴到缸厂玩耍,还时常能看见、听见长辈们翘起大拇指赞叹:“有杨锦堂坐镇,上窑缸厂产品就质量稳定,生意兴隆。”我们上窑人都深深知晓,这样的独门绝技不是凭空得到。因为常年观火,他的一只眼睛几近失明。“杨锦堂观火—— 一目了然”的俗语即是实证。他超乎常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值得上窑儿女永远铭记。

从那时起,杨锦堂就被淮南工商界选为第一届市政协委员,并连任六届委员,代表淮南工商界参政议政,直至离世前夕。

值得一提的是,杨锦堂的儿孙也大都把缸厂作为奉献光和热的沃土。三个儿子杨华兵、杨华伦、杨华龙都在此工作到光荣退休。长子杨华兵早年考入黄埔军校,抗战时任国民党军某部营长。内战爆发后,他不愿将枪口对准骨肉同胞,便解甲归田回到家乡、回到自家窑场。公私合营淮南市上窑缸厂成立后,他始终在第一线默默干着杂活。次子杨华伦则是厂内基建的骨干。三子杨华龙,由于工作出色,在80年代早期被委任为副厂长。

全国劳模 —— 王长金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杨锦堂和其他窑主在尽心竭力协助政府委派的公方代表(厂长)搞好生产经营。其身边自然也有几位出色的窑师、窑工鼎力支持,王长金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卓越陶工、传奇窑工。

杨锦堂家道殷实,从小就在自家窑场、陶坊玩耍,最忙时和祖父、父亲、伙计们都吃住在那里,成人后自然而然地薪火传承。与上窑统称“杨十一”(堂兄弟排名)的杨锦堂家庭背景有很大不同,王长金则是赤贫出身,晚清时期,祖父拖家带口从几十里外的河西王咀子逃荒到上窑,数十年来,一直靠在古镇打短工、卖苦力养家糊口,生活穷苦、难以为继。

王长金兄弟三人,他是老大。16岁便开始在私人窑主孙道兵的窑场学徒拉坯做缸,整天和泥坯打交道,练就一手做缸好手艺。他待人和气,一说话就爱笑,人们都夸这个小伙子忠厚老实。

1954年公私合营上窑缸厂成立后,王长金制坯、做缸的积极性格外高涨。30多岁的他,中等身材,膀宽腰圆,浑身好像有股使不完的劲。老官山麓南坡上六条龙窑轮番装窑、烧窑、出窑,场面蔚为壮观,古镇迎来了历史上难得的缸窑流金的红火兴旺。可是,很快出现了一个难题:燃料跟不上了。柴草没有了,又改烧松枝。但不久,松枝供应又发生困难。厂部领导及时派王长金等骨干去外地研习新型窑炉,悟性极高的他一回来就和工友在龙窑前的平坦地方,建造起了单个炉膛的团窑,燃料也改成烟煤掺少量矸石、黄土的模式。四座团窑投入使用后,产品还是供不应求,又是王长金带领同事新建了几座效率更高的多孔炉门的倒焰窑。后来,随着陶缸造型改进,龙窑逐渐停烧。

“烧炭倒不怕供应不上,淮南有的是大煤矿,可是这样光烧干炭,浪费实在太大!”肯动脑筋、善于思考的王长金根据平日里的仔细观察、用心思索,大胆地向厂部提出建议,废弃烧窑用干炭烧成的现状,改用湿炭烧窑的技术创新,得到了厂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许多职工却对王长金的这一设想持怀疑态度,认为现在用干炭掺矸石、黄土烧窑已经不错了。如果将炭掺水,与矸石、黄土一块烧窑,烧出的缸质量出现问题怎么办?一窑缸造成的经济损失谁来负责?王长金拍着自己胸膛说:“我家虽穷,但还有一头毛驴,如果试验失败,我心甘情愿将小毛驴赔给厂里驮泥。”

王长金提出将水掺进干炭烧窑是有可靠依据的,因为当地种烟人家炕烟时,都是用稀炭往炉膛里的炉钉上攉,炕烟能用稀炭,烧缸为何不可以?实践检验中,他将原来用麻骨锥(陶棒)支起的炉膛扒掉,换成一米多长生铁铸成的炉钉。由于干炭掺水添加碎矸石、黄土拌匀攉进炉膛,燃烧的火苗特别旺,加上炉钉间有空隙吸风力极强,窜出的火苗很快传遍窑内各个角落,大大缩短了熏窑时间,后期投用的辅助柴草也更少了。窑内烧出的产品由于火力顶得上,一级品率从70%上升至85%以上,倒窑、黄缸的现象也没有了。王长金通过科学实验,开创了改进烧窑技术先河,受到领导及同志的赞扬与信赖。

淮南建筑公司需要一对1米多粗2米高的特大型缸作装涂料喷高层楼房用。缸厂从古至今,从私人窑场到合营窑厂,窑工们做出的最大陶缸才1米出头,谁来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呢?大伙都不敢接。做缸二三十年的王长金主动请缨领下这项工程。

只见他站在绑牢的脚手架上,将胳膊上的泥条,用手一圈又一圈地把缸坯一点一点盘高,终于将2米高1米多宽的两口大缸做成。烧窑的窑门太矮了,工友们又一起动手扒掉窑门,八个人抬着超大缸坯稳妥地挪进窑内,放入窑室中心,然后重新砌好窑门。一周后出窑,两口大缸远看金灿灿,近瞧黄亮亮,一敲当当响,用户满意地说:“缸的成色、造型、质量呱呱叫!无可挑剔!”

生产实践中,他与技术攻关小组的同志一道将原来导窑烟烟囱直接往空中排,改为烟先从下面走,然后再通过管道往上面排。这项技改,每孔窑可节约煤炭一吨,同时产品合格率、优品率又更上了一层楼。

王长金成为缸厂的生产骨干,他和工友们一次次攻克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关。自己也由一名制坯工人,被上级聘任为上窑缸厂技术副厂长。1956年劳动节期间,出色的窑工、陶工代表王长金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群众游行活动。等王长金返回淮南途经上窑老官山时,上窑小学、上窑缸厂及当地群众千余人站在大山口路两旁,热烈欢迎身穿中山装、胸佩大红花的王长金从北京载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