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的《五湖四海》:书写时代列车的微小震动

版次:A06  2022年12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王安忆的中篇小说《五湖四海》,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修国妹和张建设这对“猫子”(水上人家)的创业历程为“猫眼”,从生活细微处窥见时代巨变带来的机遇及其给个人家庭带来的震荡。

张建设凭借着自己“稍稍比别人多看一步”的眼力,灵敏地嗅到了转瞬即逝的商机,靠着自己的勤恳与担当,从默默无闻的“船老大”成为时代“领潮人”。与此同时,他和修国妹也一步步托举着他们背后的大家庭“上岸落地”,过着安稳的生活。这是小说的主线,但王安忆其实并没有细致描摹张建设与修国妹这对夫妻的创业过程,时间在这部小说中安静而迅速地流淌着,她只从中抓取了几个节点:拆船卖零件、贷款买船成为船东、成立拆船厂、成立运输公司并将业务扩张至海外,通过这几个主要事件凸显这代“年轻人”敢闯敢争、四海为家的恢弘气势,也在旁逸斜出的部分勾连了知青返城、出国留学这些不同年代的社会风潮,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了广阔的历史空间。

一直以来,王安忆的写作没有将焦点放在那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身上,而是用细密的文字去塑造在时代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的人物,展现平凡生命的韧性与光泽,在世情百态中沉淀出恒常不变的道理。《五湖四海》也不例外。王安忆本人对小说的命名是“心灵世界”,她认为小说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心灵景象。《五湖四海》十来万字的篇幅里,另一条线索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逐渐显现,那就是女主人公修国妹探知丈夫出轨的隐秘幽微的心路历程。这个“心灵世界”中的心灵世界无疑更抓人眼球,也折射出了女性与时代、女性与家庭、女性与其他女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如果说之前的《一把刀,千个字》写的是社会动荡引发个人生活的不断“变轨”,那么,《五湖四海》则重在展现,当时代列车承载着个人与家庭平稳地运转着,当物质方面衣食无忧甚至足够丰盈时,如何处理这条既定轨道上发生的情感意外,如何面对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王安忆留给修国妹的难题。《五湖四海》将张建设与妻妹、与弟媳袁燕之间的情感纠葛写得若隐若现,足见功底。最后夫妻二人在房间摊牌,我们终于得以确认这个家庭内部并非像外表那样严丝合缝,存在着不少微孔,忍不住回头再翻阅那些看似细碎的日常片段,会在简洁凝练的词句中发现暗流涌动,并惊叹于王安忆对生活材料纯熟的处理能力。她不浪费任何一处笔墨,每一场对话、每一次家庭聚会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石子,到后来,她投石的频率逐渐加快,力度也不断增加,人物的内心撕扯则藏在石子入水后泛起的一圈圈涟漪中,等待着细心的读者去发现、去体察。

第一处石子投放在小弟与袁燕的订婚宴上,修国妹敏锐地发现袁燕从开朗变得矜持,心中已自觉有了警醒。尽管这点警醒因为醉酒暂时退去,但王安忆迅速埋下了另一处伏笔,家庭并不优渥的袁燕竟拿出了三十万陪嫁。这钱从何而来?还未来得及深究,作者的笔触已转移到小弟的就业问题上。类似的线头在后文中不断累积,比如张建设两次给袁燕父母安排住房却并未与修国妹商量,比如袁燕和小弟的结婚证迟迟未领……等到所有的线头缠绕在一起不得不解开时,王安忆选择了卧室这一私密空间让双方进行坦白也颇具意味,精准地刻画出夫妻之间熟极而生的状态。最亲密的人早已陌生疏远,只能没话找话,他们先由房子聊到了宏大的发展话题,“山不转水转”“不发展的人,没有红利吃”,这样简单明晰的对话既是个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道出了修国妹当下的情感危机。言至此,不用喋喋不休的争吵,不用声嘶力竭的质问,只一个动作,一声语气,两人便对对方的心事了然于胸。于是,这场交流又顺理成章地转回到了家庭问题上,那些不堪的人和事借着夜色终于浮出了水面。随后,王安忆用寥寥几笔让生活静悄悄地回归到了波澜不惊的状态——“仿佛有意让修国妹清静,一段日子里,小弟不来,小妹不来,袁爸袁妈迁走,她搬进公寓,单立门户,袁燕也不来。似乎觉得修国妹养息好了,小弟来了,小妹来了,袁燕重新走动起来。”这个靠修国妹大力黏合支撑的家庭冷静地旁观着她处理心伤,简笔勾勒带来的留白在此处让人回味无穷。

紧接着,王安忆的第二块石头落了下来。小妹忽然要让女儿核桃进上海国际学校,姐妹之间的较量暗藏锋芒,一些隐匿却又熟悉的怀疑涌上了修国妹的心头。张建设给小妹买房安家,小妹对张建设毫不避讳地直呼其名,字里行间的“我们”和不伦不类的玩笑隐约透露出一点修国妹不曾知道的秘密。然而,这次的石头并没有掀起过大波澜,修国妹没有太多反应,仅是答道,“唯有我和他做夫妻,才会有你,有小弟,有爹妈,有众人。”作者在前文中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妹秉性里缺少忠厚,并给出了解释——“某种程度上,是要归于社会的潮流。自我觉醒,个性解放,启蒙运动往往这里开花,那里结果,思想革命普惠大众,总是最利己的那部分。”在小妹的语境里,修国妹是那类稍显“过时”的,没有紧跟时代脚步的人。两相对比之下,社会潮流似乎给人的随心所欲提供了正当的借口,情感背叛乃至伦理逾矩在个体心中和家庭内部也开始变得合理,甚至愈来愈光明正大。可这真的正确吗?王安忆借由修国妹这个宽厚仁义的女性的不幸处境提出了对“潮流”的怀疑与质问。但是,个人显然无法抵挡时代列车的前进与“潮流”的蔓延,也无法对其他人将时代潮流赋予“百无禁忌”含义之行为进行有效辩驳,于是只得“认命”。面对丈夫的两次出轨,修国妹从丧失理智到平淡接受,她也认了命。她意识到,“生活已经上轨道,单凭惯性就足够排除阻力,一往无前。”那些滞后于变化的人终于认识到了惯性的力量,只能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在世事的锤炼下变得波澜不惊。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修国妹面对情感困境时的内心动荡和自我疗愈,饱含着个体在发展带来的惯性面前的无奈与辛酸。

幸好,王安忆对修国妹不算残忍到底,在她荒芜的精神世界里留下了阳光。修国妹与女儿园生、养女核桃之间的情感描写十分细腻,让人动容。园生青春期时,母亲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与她拉近距离,搂她入怀;年节家宴结束后,三人身影相伴而立,与那些称为亲人的客人道别;园生结束美国游学后,面对母亲的担忧落泪,她一边跺脚一边安慰母亲,强调“哪个要在美国”。在布满迷雾的日子里,下一代的女性陪伴修国妹守在原地驱散阴霾,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不变”“不随潮流”是一种选择,并不是一种错误,并不应该作为被忽视、被背叛的正当理由。由此,《五湖四海》中的女性叙事也更显丰富。修国妹、小妹、袁燕、园生与核桃,这些出生在不同年代的女性人物性格迥异,个性鲜明,也不全是完美的。她们之间既有不动声色的争斗,也有真情实意的宽慰与帮助。

王安忆对时代症候的剖示和人性伦理的探析存在深刻联系,但不同人物的选择似乎也表明,那些灰暗部分的出现或许不应完全归咎于社会潮流,更与本心有关。

时代列车滚滚前行,有着它的速度与惯性。生活的种种意外就像轨道上的小石子,它们不会改变或阻碍列车前进的步伐,甚至可能在车厢还未完全经过时就已被碾碎。然而万事万物总有痕迹,王安忆在《五湖四海》中书写的,就是时代列车因为它们产生的难以觉察的微小震动,并在这些震动中展现女性的失落、柔韧与坚强。 吴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