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田
(上接1月6日A2版)
方茂初、杨冠全和胡保鼐、胡保英在村里不断讨论、研究,最终,“土地入股统经营”的发展思路应运而生。也就是说,每个农户把自己的土地交给一个组织,耕地和农具也作价入股,由社里统一分配和使用,土地按股分红,劳力按工分分红。这个组织就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在1952年的淮南农村,由胡保鼐带领着一群农民,悄然铺陈开来。
胡保鼐弄清了初级社的运行办法,也得到了方茂初、杨冠全、陈继兰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便在夜校动员成立合作社。跟着胡保鼐种好粮、吃饱饭的组员们集体讨论、反复商量,决定将“胡保英互助组”更改成“胡保鼐农业生产合作社”,推举胡保鼐任社长,胡保英、胡林慰、胡寿昌任副社长。胡耀昌介绍,到1953年底,合作社发展到了55户,275人,土地增加到1000亩。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在管理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便于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合作社决定将55户社员分编成4个生产队,社员选举了4个生产队长,每个生产队为一个基本劳动单位,但仍由社里统核算。每个生产队各建自己的场,彼此间开展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直到今天,淮南的农村仍然习惯将村民组称之为生产队。
拨开尘封的历史,查阅相关学术资料,也和农业农村局的农业专家们探讨,胡保鼐创办的合作社,至少有四个优点。
首先,社员们的利益被初级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解了互助组运行过程中社员间的部分纠纷。这就使社员更关心初级社的整体收入,而不像互助组时只关心自家土地上的生产。
其次,初级社打破了小农经济的限制,有利于扩大再生产,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生产中,胡保鼐的合作社大力宣传和推广科学种田知识,采用新的耕作方式,对土地进行深耕,改良作物品种,引进新型灌溉方法,兴修小水利,清沟淤灌,加强田间管理,加大农家肥的施肥力度。20世纪50年代初,种田主要靠传统的农家肥。为了粮食增产增收,社长胡保鼐亲自带领社员不辞劳苦,每次往返8公里路步行到市区公厕挑粪便积肥,最多时每天要往返7趟。合作社的粮食产量因此而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基本解决了人社农民闹春荒这个困扰了多少代农民的难题,社员们真正的吃饱了饭,调动了入社农户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热情。
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合作社还专门成立了副业队,从事多种经营。他们有自己的苗圈,通过育苗,大搞成片植树造林,营造了“青年林”和“爱国林”。合作社还有自己的磨坊、蔬菜园,饲养了80多头猪,生产豆制品、油制品、各种蔬菜。同时,社里的公积金,公益金也有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得以不断扩大,社员家有了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社里都从公金中给予定补助,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很快,胡保鼐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淮南和周边出了名。”
第三,初级社有利于新技术、新农具的推广与使用。在生产合作社在建社之前,马铃薯套种玉米一直推行不起来。一户农民往往只有几亩土地,如果拿出来进行试验,成功自然是好,但如果失败,对农户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尝试。建社之后,土地统一经营,这种局面很快得到改变,顺利地推行了这一技术改革。
最后,加强了党的领导,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1954年4月,感党恩的胡保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更加认真地带领社员劳动,更加真诚地做社员的思想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做人的工作,广大组员和社员的政治觉悟和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的5年多时间里,各方面的先进人物层出不穷。社里和上级有什么重要工作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争着为国家族作贡献。
1954年夏季,淮河大水泛滥,社长胡保鼐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领120人的田东乡抢险突击队到淮河应台段担当筑坝防汛。胡保鼐还冒着生命危险,堵塞涵洞,排除一场破坝险情,市委书记李任之亲自来到抗洪现场,看望突击队成员,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嘉奖胡保鼐和全体突击队员。
胡保鼐生产合作社先后荣获多项殊荣,其中比较突出的有1954、1955两个年度连续被评为“安徽省农业劳动模范集体”,胡保鼐代表合作社到省城合使用肥参加表彰大会,受到省领导曾希圣、黄岩等的亲切接见。
当笔者和胡耀昌、胡兰敏谈起胡保鼐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词语就是“学习”“公平”“低调”。
曾经大字不识的胡保鼐特别重视教育。如果没有当时的兴办夜校,胡保鼐和胡大郢子的农民就不会觉醒,胡保鼐的很多设想也就没有了宣传的阵地。原先的夜校改成了速成中学,社长胡保鼐亲自担任校长,学员达到七八十人。为丰富社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社里还筹措资金,勤俭办起了社员文化中心。合作社还向煤矿推荐了24名优秀青年,参加淮南大规模的煤矿开发建设,这其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煤矿生产的骨干。
说到低调,胡兰敏感受最深。当我们和胡耀昌谈论他的父亲胡保鼐和他的初级社、他的生平、他的荣誉的时候,胡兰敏一句话也插不上,他说的最多的是:“老爷子从来没有提过这些事。”不论是互助组还是合作社期间,胡保鼐始终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心中装着大局,从来没想过自己。当他将自家一年收成1150斤的黄豆全部捐献给国家的时候如此,当他用身体堵住滔滔洪水的时候如此,当他想方设法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也是如此。尽管做到了副县级,但他的孩子,没有一个受他的荫护从政或是谋个体面的工作,他们都做了普通工人,自食其力。
胡保鼐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淮南“农民”,质朴得如同他脚下的土地一般。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到1955年,全市初级社发展到144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56.7%,为实现全市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写给今天的淮南农业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有两件事,值得一说,以告慰胡保鼐在天之灵。一个是脱贫攻坚,淮南赢了;一个是农业大托管,淮南首创。
2014年,淮南市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顽强作战,决战脱贫攻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亲征,逢会必讲扶贫,下乡必看扶贫,带头联系分包深度贫困村,脚步遍及脱贫任务重的乡镇。常态化实施“四不两直”随机暗访,直插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树立看齐意识,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当好“施工队长”,拿出主要精力专抓扶贫,凝聚全市力量,合力攻坚。
“1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8%下降至0;国家级贫困县寿县高质量摘帽,我市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淮南的田野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昔日羊肠小道,如今修建成笔直宽阔的康庄大道;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翻盖成青瓦白墙的“新居”;昔日远近“闻名”的穷村,如今变成风景宜人的生态文明村……
国家、省、市选派了386名选派帮扶干部、528家单位、16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分布全市贫困村,2.6万余名帮扶干部与广大扶贫干部奋斗在脱贫第一线。这些新时代的“胡保鼐”把脱贫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脱贫奔小康”的誓言铿锵有力!
70年后,淮南农民也遇到新难题,在不少地方,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规模经营难、服务提升难、农民增收难等问题,抛荒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如今务农种地的多是60多岁甚至70多岁的老人,需要找到一个办法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这个难题,呼唤着今天的“胡保鼐”。
在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妙方:这里成为淮南市最早探索农业生产“大托管”的地方。淮南市在全国首创“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其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为回答“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作出了积极探索。
发起于凤台县杨村镇的“大托管”改革,与70年前胡保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样,与40多年前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改革一样,都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实践。
全程“大托管”模式的135个村22835户农民户均增收2600元,村集体增加收益2400万元,村均增收近18万元。“全国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2021年9月29日,国家农业农村部以正式文件向全国推广淮南农业生产“大托管”的做法,淮南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