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给别人鼓掌,是一种格局

版次:A06  2023年0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给别人鼓掌,是一种智慧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北大后来发展成为一代名校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积极提倡新风,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其中,力邀“木匠”齐白石入北大讲学一事,更是一度传为佳话。

据说,有一次,蔡元培无意中看到了齐白石的画作,立刻被他那精巧细腻的画技折服。蔡元培当即决定,邀请齐白石来北大讲学。

在当时,齐白石尚不是名满天下的国画大师,在圈内顶多算小有名气。并且,许多画界人士都知齐白石曾干过木匠,所以时常对他不屑一顾。关于蔡元培邀齐白石来北大一事,不少教授是强烈反对的。

在随后的北大校内会议上,就有人直言了:“齐白石不过是一名山村木匠,我堂堂北大校园,人才葱郁如林,岂能容他一把山野斧子来此‘滥砍滥伐’?”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听到这里,蔡元培已然不悦,正色道:“纵然是把山野斧子,也有其锋锐之处。”他断定,齐白石一定会蜚声中外。

后来,齐白石真如蔡元培所言,他经多年的自我打磨后,终成近现代中国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不仅是齐白石,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期间,聘请了不少有识之士,他们或多或少会被别人揪着不足议论纷纷,唯有蔡元培看到其长处。

看人看事,只顾着贬低别人,所见只是井中一隅;懂得赏识别人,所览却是万里长空。

2

给别人鼓掌,是一种格局

“嫉妒”这把刀,两头都伤人。不是插在别人的身上,就是插进自己的心里。

见不得他人好,实则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丹尼尔·加卢耶是一名科幻小说家。

他的长篇小说《黑暗宇宙》与作家海因莱因的《异乡异客》共同参与了1961年“雨果奖”的评选,这个奖项被誉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他们两位是当时最有力的竞争者,但加卢耶却把自己唯一的一票投给了海因莱因的《异乡异客》,只因他认为这部小说构思之精巧、文笔之劲道让他叹为观止。

最后,加卢耶以两票之差落选。如果加卢耶当年把他那一票投给自己,他的长篇处女作就将和20世纪6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科幻小说共同赢得雨果奖。他并没有这样选择。

人生有两件事不能做,一是永远不要为自己感到遗憾;二是永远不要嫉妒。走过的路再回头看,一度悔恨懊恼是无济于事的;一味嫉恨别人的优秀,心之大小也不过就是一口逼仄的井。

真诚悦纳别人,发现自我和别人的差距,才可以一点点在行动中及时调整自己,逐渐地缩小差距。欣赏一个人的同时,其实就已经给自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阅人,容人,欣赏他人,和而不同,容人之长,会让自己看到一个更辽阔的世界。

3

给别人鼓掌,是一种善良

在这个世界上,溺水的人,有一根浮木就可求生;迷路的人,有明灯指引便可找到新出路。有时候,我们的一句赞美,便能够让一个人在低谷中得到救赎,在黑暗中见到微光。

林清玄曾经在做记者时,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的故事,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多少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当地几家羊肉炉店的老板。

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

林清玄一句不经意的赞赏,却能让一个人从此脱胎换骨,宛若新生。可见,欣赏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三毛有一句话,人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你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都是美好的风景。同样的道理,多给别人一句肯定,多给一次掌声,也许你无意中就成为了别人的摆渡人。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当我们学会为别人鼓起掌声,自然心中满是芬芳,所遇皆是善意。

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