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故乡情 一片赤子心

版次:A06  2023年02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许多人对故乡,都怀有一份念兹在兹的深沉眷恋。乡土作家黄孝纪也不例外,在他的《节庆里的故乡》一书里,黄孝纪以散文化的笔法,讲悠悠农事、谈乡村嬗变、道桑梓情怀,以乡村节庆及年习、年俗为叙事脉络,用温婉细腻的笔触,绵密有致地再现了一个传统农耕村庄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是继旧器物、食单、农事主题之后,黄孝纪的又一本乡村纪事。全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大年初一拜年到年尾的除夕,围绕着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日常伦理,以作家出生地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本,讲述着故乡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十种乡村重要节庆习俗,生动呈现出中国南方乡村社会的时代变迁。

“在我看来,故乡的一年是从鞭炮声里结束,又在鞭炮声里开始的。”全书一开篇,作者就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拉开了对故乡节庆的回叙。首个节庆,当推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了。黄孝纪从春节的序曲——农历廿四小年写起。那一天,故乡的人们要除尘、祭祖、送灶王爷上天,一系列的年俗活动,无一不把芬芳的年味渲染得分外浓烈。而随着除夕的到来,过年的喜庆更是会达到最高潮。彼时,灯火通明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守岁,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大人向小孩发压岁钱,人人喜笑颜开,个个兴高采烈。初二,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亲情友情弥漫于整个乡间。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欢度春节的游艺活动,再次掀起新的高潮,舞狮子、耍龙灯,观庙会,一浪高过一浪,给一年一度的“闹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故乡的节庆大幕,却并没有因为春节的结束而戛然止步。相反,接踵而至的每一场时令,都在岁月的更替中,尽情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幕幕。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夕节,每一个泛着馨香的乡间节日,更是在有情的守望中,把乡人们对家和土地的怀恋,诠释得分外撩人。

黄孝纪以其情深意长的笔触,浓墨重彩地记录着故乡大大小小的节庆,书写着至今仍活跃在故园大地上的年俗。这些节庆与年俗,如影相随,相依相伴,一年一年在故乡的大地上,联袂上演着精彩的剧目。有人间的烟火,有世间的风情,有农事的不易,更有生活的苦辣酸甜……它们如一根情感的纽带,一头连着中华的文化血脉,一头连着近乡情怯的家乡故园。

跟着黄孝纪寻访心中的故乡,每一次饱含深情地眺望,都会唤起我们共同的中华情、故园爱。黄孝纪精心采撷着这些美好的记忆,将这些宝贵的民族情感和一个游子对故园的无尽依恋,悉数化为他笔下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摹写着节庆与年俗的意蕴悠长,状描着家乡人们在岁时年节里的生活百态。有欢歌,有畅想;有低吟,也有浅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书写,不但是在纾解黄孝纪的乡愁,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寻根。

值得欣慰的是,黄孝纪笔下涉及的故园节庆,不止八公分村独有,许多节庆在中华大地上同样被人们所追慕和认同。一些年习和年俗,如今早已走出八公分村的范畴,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感受到这种琴瑟和鸣和息息相通,强烈叩击着黄孝纪的情感闸门,让他义无反顾地拿起手中的笔,以自己的故乡为原点,道出了对故园悠悠的怀想,倾尽了对中华年俗文化拳拳的爱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心声,或许最能代表黄孝纪写作此书的旨趣。每一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故乡。或大或小,如同八公分村一样,年年岁岁都在演绎着“小家”与“大家”的真情故事,岁岁年年盛载着炎黄子孙对家国执着的挚爱。黄孝纪以灵动飘逸的文笔,引领我们走进那一处处“诗和远方”,那里,有传统农耕生活的草木清香,更有那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在尽情生长! 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