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52 淮南从此崛起

大医精诚 仁爱之光

——淮南矿务局第一矿工医院发展历程

版次:A02  2023年02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98年医院专家合影

王庆绪

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三个年头。此时,祖国各地欣欣向荣,建设热潮如火如荼。

6月,淮南建市。主要是看中了淮南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因为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对资源的需求是很大的。

在新中国诞生之前,淮南的采矿业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被国民政府资本财团控制过,被日本侵略者掠夺过,辛勤劳作的矿工被压榨在社会底层。

下井采煤是十分危险的工作,为了能让矿工病有所医。上个世纪30年代,矿上当时在九龙岗南门口偏东北的地方(即今大公村内)建了个小诊所,三间简易砖瓦房,一间接诊,一间药房,一间放简单的设备、仪器。后来又将简易砖瓦房,改成四合院建筑。改建后,医院有了中规中矩的模样。设内、外两科,于1937年10月正式挂牌运营,命名为“淮南矿路公司医院”。

然好景不长,1938年6月4日,日军由上窑西进,先后占领田家庵、大通、九龙岗三镇,由此开始了对淮南煤矿长达7年多的法西斯统治。此时的矿路医院,只给日军以及矿路公司高级职员看病。与此形成截然对比的是,为了达到以战养战、“以人换煤”的罪恶目的,日本人疯狂地掠夺淮南的煤炭资源,用皮鞭驱使着矿工不分昼夜地采煤。矿工们疾病多发,就扔到大病间,任其生死。死了,抛入大坑。就这样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1949年2月淮南解放。解放军接管“淮南矿路公司医院”,华东军管会直接命令王积惇代理医院院长。1951年,矿区党委正式任命其为院长。

王积惇,做事沉稳,为人和蔼。其父王龙亭,原名王庆云,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发动江淮起义,成为淮上军总司令。北伐后,他退出官场,回家乡兴农,为地方作了许多公益事业。父亲的善行善举,对王积惇影响很大,无论为医从政,他都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王积惇从小学习努力、刻苦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阳医学院。这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九所国立医学院之一。

1944年,王积惇从贵阳医学院毕业,旋即加入抗日队伍,应征到贵阳图云关路军医院当军医,后又被该医院派到美军第37野战医院工作。

抗战胜利后,王积惇到南京中央医院(当时称为皇家医院)做外科医生。在这所专家云集的医院里,王积惇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最严谨的医疗作风和最严格的管理训练,这为他日后开创医疗事业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7年,王积惇怀着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与牵挂,毅然放弃了南京中央医院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淮南。1949年,他愉快地接受任命,担任“矿路公司医院”院长一职。

此时,整个医院在一个四合院里,30张病床,显得相当拥挤。设施也相当简陋,仅有一台日本人留下的旧X光机,无注射室。而且人才奇缺,只有11名医护人员。

王积惇向时任淮南矿区党委副书记、矿务局局长吴伯文建议,选址另建一所新医院,扩充设备、招募人才,让所有矿工受益。吴伯文当场表态赞同。

新医院选定的地址,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淮南东方肿瘤医院”所在地方。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多平方米,床位扩张到250张。医院由程世荣设计,矿务局投资,华东建筑总公司承建,1950年动工。

新院建设的标准很高,许多建材都是直接从外国进口,比如水泥从美国进口,盥洗盆、托盘、痰盂来自日本。地坪采用水磨石,而且做工十分讲究,以致80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仍然光彩熠熠。窗户门扇皆用原木料,大气工整。楼梯、扶手、吊灯等,每一处细节,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品。这些建筑后来成为一代代矿医人美好而恒久的记忆。

医院建好后,于1951年下半年改名为“淮南矿工总医院”。下辖两个分院、6个诊所。随后,矿务局批文拨款400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时任矿委书记张恺帆说,一年多建了这样一所新医院,在安徽还是一个奇迹。

有了医院还要有人才。王积惇亲自辗转全国各大城市,招聘专家级领军人物,搭建强势科室。在王积惇的真诚感召下,一大批国内一流专家来到“矿工总医院”,比如内科的蔡醒华(后为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少将军衔)、黄明洲,外科的洪强,放射科的逞世荣、孙居先,小儿科的殷慧生,妇产科的李芬,呼吸科的章学甫等。虽然这些专家有的后来离开了医院,但他们对“矿工总医院”作出的贡献是永不磨灭的,他们在矿医人心中永远是可亲可敬的鲜活形象。

随后,王积惇又积极活动,将医院周边,包括九龙岗、大通以及长丰北部一带的乡村,都纳入医院的接诊范围,医院的覆盖面扩大了数倍。至1951年底,矿区11万多职工和家属,淮南市3万人,还有附近区县的农民都纳入了新医院的服务范围。

1952年11月,蔡家岗诊所划归总院领导,医院增设检验科、卫生科、开刀房、病历室和行政科。

此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掀起,淮南的各项工作全面铺展开来。王积惇在党的领导下,全身心投入到医院建设与淮南医疗卫生事业上来。他要求医生遵循“医乃仁术、以德为本”的古训。同时,他自己也在院长办公桌上写下“正直善良、勤奋学习、好好工作”12个字,作为他的座右铭。

管理医院,王积惇特别重视医务骨干的培养,每年他都要选送一批科室骨干到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王积惇始终坚持在医疗临床实践第一线培养医疗人才。利用日常医疗工作,手把手传帮带,在手术中、查房中、结合病例实际开展研讨,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次,王积惇发现一位胰腺炎病人体温忽高忽低,他给病人作了体检,把值班医生、护士找到一起,提出一个问题:“抗菌素治疗炎症,为什么没有效果?”没有人能准确回答。王积惇根据几十年临床经验指出,这个病人的症状说明,胰腺炎已经发展到胰腺脓肿。按照他的诊断,立即给病人作了手术,果然排出了200毫升黄色浓稠的脓液。手术成功后,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建议外科医护人员讨论这个病例。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自己经验不足,对胰腺脓肿就是没有诊断出来。

有这样的好院长带队,医院怎能不蒸蒸日上。后来,随着淮南西部陆续开矿,也开始设立医院。“淮南矿工总医院”于1969年7月,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第一矿工医院。”

1971年,医院成立肿瘤科。1973年成立病理室。1977年,医院设内、外、妇、儿、肺科,以及必要的检验、放射等医技科室。1976年成立内窥镜室。

此时,医院小儿科远近闻名,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在孩子生病时,首先就会想到到淮南矿工一院就诊。高峰时期,医院年接待小儿患者多达65万人次。三四百人的床位根本不够用,只能将多个小儿睡到一张床上。据时任医院书记方云亮回忆,多时一张床曾睡过4个孩子。

2004年,由于煤矿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上西部城区建设如火如荼,各种医疗资源扎堆进入淮南,竞争愈演愈烈。矿工一院先知先觉,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丛林法则中生存下去,及时转型是唯一出路。就在这一年,“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成立。

于是,医院一边加强肿瘤科建设,一边向集团靠拢,形成了肿瘤、结核、精神卫生治疗三科鼎立的格局。

到了2006年,医院开展强调适形放疗,并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肿瘤微创专科,为医院由矿区医院向肿瘤专科医院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年,医院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拥有床位710张,医护近500人。设有肿瘤化疗5个病区、放疗3个病区,还有肿瘤微创病区、肺癌病区、干细胞层流病房、肿瘤外科、妇瘤科等肿瘤科室。先后组建了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肿瘤微创治疗中心、肺癌诊治中心、干细胞移植中心、海扶刀治疗中心、双功能细胞治疗中心、肿瘤热疗中心、肿瘤介入治疗中心及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心等多个肿瘤治疗中心。

此时,行进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淮南,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医院适时地加入到“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这个大家庭中,新建了两座巍峨雄伟的大楼,彻底改变了门诊、住院部拥挤的现象。同时,对一栋历史遗存的老楼实行精心细致的修护,修旧如旧,较好地保持了历史原貌。对园内的古树,一棵也没有砍伐或移动,依然枝繁叶茂,似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如今,医院已走过85年风雨历程。8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于一个高擎人道主义光芒、救死扶伤的医院来说,却是漫长而有价值的。从蹒跚起步,到少年持成,到羽翼丰满,每一个步伐都有跋涉的艰辛,每一个台阶都有攀登的奋勇在不断发展壮大,医院终于在新时代的曙光中,找到、找准了适合自己的“大专科、大综合”发展模式。形成了“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微创治疗、肺癌特色诊治、干细胞移植、海扶刀治疗、双功能细胞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及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特色。并率先在全国开展“术前、术中、术后放疗技术”、“CT引导下瘤体内化疗”等先进治疗方案。

接诊病人的轻言软语,打针配药的温柔娴静,无影灯下的匆匆忙忙,术后护理的无微不至……都是医者仁心最可尊敬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医德医风,过去如此,未来也一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