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凤
看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读到了很多关于她个人生活的真实经历。相比于她创作的小说,在散文里,我看到了亲切可爱的张爱玲,她仿佛一个邻家姐姐,褪去了作家的光环,闲话家常,与普通人有着相似的喜怒哀乐。
在一篇文章里,张爱玲写下一个令她感到幸福的片段:“黄昏的时候,路旁歇着人力车,一个女人斜坐在车上,手里挽着网袋,袋里有柿子。车夫蹲在地上,点那盏油灯。天黑了,女人脚边的灯渐渐亮了起来。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得好,那热腾腾的瓜气却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
这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幅生活场景,黄昏时分,落日熔金,街灯渐渐亮起来,小饭铺门口在煮南瓜,袅袅的轻烟缓缓氤氲,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尘世气息。在张爱玲眼里,那个拿着柿子的女人是幸福的,她有家可回,就有爱可期待。
这一幕所见日常,深深触动了张爱玲,她觉得这种幸福“暖老温贫”,温暖,质朴,踏实,温馨,即便它不富有,不奢华,却是那么真实动人,令人欣羡和眷恋。
那时候的张爱玲,生活在一个悲苦笼罩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远去国外,杳无音讯,父亲再娶,继母尖酸刻薄,对张爱玲一点也不好。她活在那个家里,看起来繁华富丽,其实心如死灰,毫无幸福可言。所以看到人世这一幕简单的日常,她才会羡慕不已。
我对张爱玲的想法感同身受,一个人走到高处,其实更会觉得“高处不胜寒”,知音难觅,幸福难寻,功成名就不过是弹指即灭的芳华。反而,低处的人生,虽然平淡,却藏着许多美好,更接地气,细水长流,充满温度。
曾经,我只喜欢去逛热闹的商场,购买花花绿绿的衣服,其实并不需要,却觉得消费是一种快乐。而如今,我更喜欢逛菜市场,走在人声鼎沸的市场里,尘世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我感觉这日子是鲜活的,生动的。优哉游哉逛上一圈,买上新鲜翠绿的蔬菜,回到家把它们洗干净,看着它们清水盈盈的干净模样,心情便也舒朗愉悦起来。
这样的幸福微小,却实在,不必花费重金,却是金钱无法买来的欢欣。
楼下有个老奶奶,用泡沫盒子装满泥土,种了很多蔬菜,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辣椒,细细的小葱,生机勃勃地长着,一日日变得繁盛,将楼下平坦的空地点缀得绿意盎然。我每每路过,都要和老奶奶打招呼,向她请教种菜的秘诀,打算在自家阳台开辟一块小菜园。种花,种菜,看万物生长,品尝丰收的喜悦,向生活的低处探寻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我喜欢林清玄在《小米》一文中的一段话:“小小,其实是很好的,饮杯小茶,哼首小曲,散个小步,看看小星小月,淋些小雨,或在小楼里种些小花小木,或在小溪边欣赏小鱼小虾……”你看,作家眼中的幸福也不过如此,微小,日常,简单,朴素,我们每个人都正在拥有,置身其中,只是不一定发现了,并学会珍惜、享受。
活到了一个透彻的年纪,我更愿意走向生活的低处,低下头来看花开花落,看脚下的泥土如何孕育万物,看身边的人群如何对待生活。于我而言,这是一面镜子,让我看见生活的万千姿态,也让我看见不经意间忽视的幸福。
曾经以为幸福遥不可及,高不可攀,需要费劲心血才能与之靠近。但随着年岁渐长,才恍然大悟,我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并不虚幻遥远,它往往就在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里,在微不足道的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