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52 淮南从此崛起

淠水欢歌 寿县灌区建设70年侧记

赵阳

版次:A02  2023年03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52年6月,寿县县委书记、县长赵子厚上调六安行署任专员。临行,他对新到任的县委书记沈杰人、县长孟子超等人说:“寿县县情特殊,必须常年修水利。年初确定的兴修计划,一定要完成!”

赵子厚,后来成为淠史杭工程建设的总指挥。他从1月份出任县委书记到调离,时间不足半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期间他就干了一件事:谋划治水。3月初,在全县春季农村工作会议上,赵子厚将水利兴修放在报告的首要位置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宣布,自己亲自担任治淮施工总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春季出工4万多人,完成土石方110万立方米,兴修当家塘10275口,构筑拦水堰坝984处,整治灌排沟渠2370条。赵子厚调走后,继任者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当年秋冬水利会战中,全县发动民工10万人,完成土石方600多万立方米。其中保义区修建的罗陂塘、石塘,堰口区修建的张陂塘、鳌鱼陂塘,三觉区修建的白小河、翟大塘,双庙区修建的李大堰、新堰等,后来经过历年挖深加固,都成为淠史杭灌区“长藤结瓜”布置形式中的小型水库,泽及当时,功施后人。

也许就是从那一年起,赵子厚的名字不仅写入了寿县历史,也写入了淠史杭灌区史,写入了新中国的水利史。

“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

站在海拔1774米的白马尖山顶,巍峨挺拔的大别山诸峰匍匐在脚下,一下全成了小山丘。向北极目,可以看见群山中一道道若隐若现的涧溪,在太阳下熠熠生辉。我知道,这就是淠水源,淠河发端于此,汇涓成流,蜿蜒逶迤五百里,浩浩汤汤数千年,经两河口,过横排头,至正阳关入淮归海。

淠河,古称沘水、白沙河,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而寿县地处淠水末梢,淠河流经境内60公里。由于北濒淮河,南依江淮分水岭,寿县2948平方公里土地结阜成岗,聚水成渊,兼之年内降雨不均,自古多旱易涝,素有“水口袋”“旱包子”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人民有史以来便与治水结下不解之缘。早在春秋楚庄王时,便建成了号称“淮河水利之冠”的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周百二十里”,“纳川吐流,灌田万顷”,千百年来,在灌溉、蓄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宋代王安石曾作诗“鲂鱼鲅鲅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生动描绘了当年安丰塘畔的丰收景象。此外,还有广岩塘、罗贝塘、蔡城塘……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滋润着裸露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民。

然而,严峻的历史事实痛苦地告诉我们:屈指可数的塘坝,无异于杯水车薪;难以为继的水源,使得这里十年九旱。仅从1671年至1949年的278年中,较大自然灾害就发生136次,其中旱灾平均每五年一次。这种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给寿县人民带来极其深重的苦难。“剃头不洗头,麻雀饮水愁”,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真实地反映了旱区少水情况。州志上有关“赤地千里,斗米千钱,道馑相望,阖家饿毙”的连篇记载,正是当年灾荒年景的真实写照。

是这里缺水吗?不!这一带的年降水量,一般都在900多毫米,可惜,三分之二的雨水降在农作物并不需水的季节。春播时,多逢春旱;稻苗打苞孕穗时,常遇“夹秋干”。“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洼地洪水滚滚流,岗地滴水贵如油。”尽管人们血流成汗,汗流成河,这片土地赐予人们的,仍然只是贫穷和饥饿。

于是,处于长期干旱地区的人们,无可奈何地给当地起出这样一些名字:晒死鸡、晒网滩、火龙岗……

于是,乞雨求神的龙王庙应运而生:炎刘庙、李山庙、双庙……不一而足。

求神于事无补,大片土地仍在沉睡。面对这一现实,祖辈以农为本的寿县人苦苦思索:寿县的出路在哪里?寿县的希望在哪里?

兴寿之要,唯在治水

历史的书页翻到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个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年代。1952年6月,淮南正式升格为省辖市。而在同一年代,寿县人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正在谱写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治水赞歌。

按照市作协要我采写淮南市建市以来寿县灌区建设发展情况的安排,我专程赶到寿县档案馆查阅有关史料。

寿县档案馆是一座三层砖瓦小楼,坐落在老县委大院东南角,掩映在一片翠柏中。听说我是专门来查灌区建设资料的,馆长老陶将我带到资料室,从柜子里取出一部红色封面的书籍,递给我说:“你查查它!这里头记录得全面!”

我接过一看,书名是:寿县解放七十年大事记,编印单位:中共寿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老陶同时赠送给我的,还有《寿县水利志》《安丰塘志》等史料。

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展开书卷,寿县波澜壮阔的灌区建设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治水兴利立刻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内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寿县人民治水灾,除旱魔,开展起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1951年夏季,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淮河流域发生洪涝。毛泽东主席向沿淮人民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淠河和史河上游的大别山区修建几座大型水库,拦蓄洪水变害为利。1952年1月起至1958年6月底,先后建成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等四座水库,在中国治淮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而寿县,先后完成张马淠堤、正南淮堤、寿西淮堤等淮淠堤防和一系列灌排渠系修筑加固任务。

1958年,淮河两岸遭受百年未遇大旱。自4月份起,连续70多天基本无雨,沟塘干涸,田地龟裂,远在大别山区水库里的水源却无渠可引。痛定思痛,兴建科学化、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6月29日,淠史杭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横排头举行誓师大会,六安行署专员赵子厚担任总指挥,淠史杭灌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规划灌溉面积1300多万亩,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1330万人口受益,寿县作为主灌区,被纳入其总体规划。

8月6日,寿县淠河灌区灌溉工程总队部成立,县委书记武崇祥担任总队长兼政委。11月份,全县淠东、瓦东、瓦西等三条大型干渠开挖工程全面开工。短短数年时间,寿县人民凭着冲天的热情,男女老少组成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开赴工地,勒紧腰带干水利,甘洒热血写春秋,劈岗切岭,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到1961年,初步建成淠东、瓦西、瓦东等灌区,全县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39.5万亩扩大到70万亩。

那是怎样的施工环境啊!工程建设初期,恰逢1958年至1960年间连续两年大旱,国家和地方经济十分困难,施工技术不足,管理经验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淠史杭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无疑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开工伊始,部分干部群众对从大别山区引水灌溉,一度持怀疑、否定态度。一些“智叟”指出:“从大别山引水到这里,高的山、凹的谷,逢岗要切岭,遇洼要填方。绵绵几百里,靠老百姓肩挑手挖,根本行不通。”针对这种思想,寿县加大政治思想工作力度,指挥部专门设立了政治处,武崇祥亲自担任政治处主任,指导县、乡两级采用会议、广播、标语、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淠史杭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及实施的可行性,统一思想,造足声势,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治水积极性。

工程即将上马,民工即将上阵。可是,寿县淠河灌区工程指挥部技术人员不到20人,如果仅靠这点技术力量,别的不说,单是完成100多公里施工堤段的测量放样和10多座建筑物的施工技术管理,就不可能。怎么办?武崇祥一方面争取外援,由每乡选派1至2名知识青年共50人,委托地区测量队进行短期培训,配合测量队参与测量工作;同时选派30人,到已正式开工的横排头枢纽工程工地学习,学成后返回本县工地担任农民技术员。另一方面,自力更生,拍板成立寿县初级水利学校,招收初中生100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大风大浪中学会游泳。这批农民技术员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加强认识,在认识中进行实践,斗险风恶浪,攻技术难关,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弥补主要建筑材料的匮缺,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寿县还在八公山下建起了小水泥厂和水利机械厂。同时,工程指挥部还动员群众捐献石料3400立方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