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52 淮南从此崛起

淠水欢歌

寿县灌区建设70年侧记

版次:A02  2023年03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赵 阳

(上接3月2日A2版)

1958年11月,一场改天换地的治水大战打响了!寿县发动13.5万群众,同步实施淠河灌区三条干渠以及分干渠、主要配套建筑物工程的建设。到1959年5月一期工程结束,实做工日1439.7万个,完成土石方1588.5万立米,淠东、瓦西干渠初步建成。这年夏,寿县又逢大旱。淠史杭于7月29日正式通水抗旱。

水,远从大别山区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三大水库放来的“救命水”,顺着淠河总干渠翻花叠浪,飞流直下,一路经小高堰入淠东干渠直汇安丰塘,一路由柏家堰进瓦西干渠灌石集、保义一带丘岗区。当年开挖,当年受益,寿县人初步尝到兴修淠史杭工程的甜头,这更增强了广大农民的治水信心!

寿县淠河灌区二期工程于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实施。上工18.2万人,实做工日518.6万个,完成土石方457万立米。由于连年大旱,民工生活供应困难,各乡水利团发扬南泥湾精神,组织专人养猪种菜,改善民工物质生活,力争施工正常进行。

两期施工中,都经历了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困难,都创造出令后人惊叹的奇迹。瓦西深切岭、车王集高填方等工程,土高5至16米,石质坚硬,夹有质地坚硬的风化石,劳动强度高,施工难度大,被工程指挥部列为“钉子”工程。广大民工苦干加巧干,土法上马,不断改革和创新施工方法和工具,“跃进车”、劈土法、“倒拉器”、机器牵引车、空中运土器……相继在工地上发明并投入使用,迅速推广到整个淠史杭工地,节省了劳力,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时。至今,这些工具及方法仍在水利施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两期施工中,寿县工地还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

吕树美,瓦埠水利团妇女营营长,结婚不到3个月,便率领20多名青年妇女远征瓦东干渠车王集高填方工地。她向组织立下军令状:“工程不竣工,绝不离开工地一步!”当时工地粮食供应紧张,疾病流行,间有民工病故。吕树美隐瞒了自己双腿浮肿的病情,白天坚持出工劳动,吃苦在前,助人为乐,积极倡议妇女与男劳力展开“对手赛”,每天劳动12小时,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脚踏四轮运土器”,使日工效超定额0.8立米,达到2.3立米;晚上,她又组织姐妹们广泛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活跃工地文化生活,鼓舞士气。为此,吕树美先后四次出席省、地群英会,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

魏本海,炎刘区船涨公社一个年过花甲的独身老汉,上有老母亲需人侍奉。听说炎刘水利团出了个远近闻名的“愚公队”,全由50岁以上的老汉组成,他为了跻身其中而踌躇万端。老母亲知道后,倚在床上对他说:“去吧,修水利是大事,娘不拖你后腿。”老魏将老母亲托付给邻居照看,背起土筐走上了工地,成为“愚公队”的一员猛将。

月上柳梢头,工地静悄悄。在沛东公社淠东干渠开挖工地上,一名中年男子赤着双脚站在结着薄冰的泥水中,挥锹理水,为明天大批人马上堤顺利开工垫平道路。他是隐北大队宋台生产队的队长、共产党员赵传忠。后来,由于超负荷劳动,他累倒在工地上,再也没能够站起来。

还有宋美华、张本芝、钱富海、张世开……也许这些人的名字会被岁月所遗忘,但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创下的伟大业绩,像一座座无言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淠河沿岸的渠首闸头。他们,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开弓没有回头箭,寿县人民围绕淠史杭工程建设规划,发扬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渠系建设,拓展灌区灌溉面积,淠史杭工程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

1961年12月,寿县组织7.3万人大战瓦西干渠石集倒虹吸工程。这是一座大型交叉输水建筑物——从南向北的瓦西干渠与由东往西的淠淮航道在此交叉而过。按照自流灌区设计,干渠比航道高出15米,该怎么处理?照搬将军山渡槽模式渠水跨越过去吧,航道里的行船势必会受到影响。建设者们想出了好办法:在河底铺设三排长130多米、直径1.5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让汇水通过河底流过去!整个工程到1962年4月结束,实做工日85.4万个,完成土方50.6万立米。1964年4月,曾率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一代“军神”刘伯承参观该工程后,兴之所至,挥笔题辞“革命精神,科学态度”予以高度赞誉。

1963年至1965年,淠东、瓦西灌区24条长127公里的分干渠、大型支渠相继施工。为了积累经验、总结不足,寿县水利局分别在瓦西灌区马道斗渠、淠东灌区祝子门支渠进行建筑物工程同步配套试点,借鉴一、二期淠史杭骨干工程的经验,在施工中锻炼、造就技术干部,初步积累了一些配套工程规划设计的研究资料,为今后灌区建设发展创造了条件。

1966年,开始续建瓦东干渠及河岔埠分干渠。1967年6月20日,瓦东干渠正式通水至寿县。

按照“长藤结瓜”灌溉渠系设计,1968年至1971年,瓦东灌区兴建大井中型水库,累计完成土方84.7万立米,砌石2.54万立米,投资274.2万元。工程于1972年按设计标准建成后,集水面积33.6平方公里,蓄水能力5040万立米,灌溉面积14.1万亩。同时,瓦西灌区于1970年至1971年建成花果中型水库,累计投资95.93万元,完成土方39.07万立米,砌石1.2万立米,蓄水库容1030万立米,灌溉耕地3.23万亩。到1972年,寿县淠河灌区基本建成,三条干渠分别流经安丰塘、大井、花果三座中型水库,缓解了寿县缺水的现状。正阳、石集、杨西、木北、堰口、保义、岔埠等7条60年代以来修建的分干渠,总长112公里,奔涌着时代的活力,向茫茫荒滩古埂走来,为灌区开拓出万顷良田;团岗、双东、立新、桓店、花果、温庄、谢磨、庙西等82条大型支渠,总长566公里,畅饮淠河之水,蜿蜒游走岗丘,像条条巨龙,汇入淠史杭灌溉工程的伟大行列。全县灌溉面积迅速发展到128.5万亩,粮食总产3.46亿公斤。自此直至70年代末,灌溉面积一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其中1978年大旱,百日无雨,灌区水利工程在抗灾过程中发挥出显著作用,供给农田灌溉用水7.5亿立米,使81万亩粮田在大旱之年仍然获得好收成。

持续完善,一切为了效益最大化

走访中,寿县水利局局长李善奇告诉我:“如果把寿县灌区从1958年到1972年这段历史列为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那么从1973年开始,灌区可谓进入了发展阶段。”

灌区初步建成后,素有治水兴利传统的寿县人民,并没有满足。他们祖祖辈辈吃够了“命水不见面,废水冲破田”的苦头,历史的教训,使得厚实朴素的寿县人对治水抱有伟大的构想,那就是持之以恒兴水利、治旱贫,长期不懈开发灌区、建设灌区,为子孙后代造福!

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代(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间)楚相孙叔敖征集民力所建,36座水门,72道涵闸,曾为我国历史上江淮农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几经历史风雨剥蚀,到建国初期,安丰塘已是塘淤堤颓,“蓄水之效,几已全失”了。淠东干渠建成后,安丰塘成为“藤”上的一个大瓜,古塘人民用淠史杭之水,为它冲洗掉历史的尘垢,给它注入新的血液,从而结束了安丰塘水源枯竭的历史。为了使古塘效益充分发挥,1973年至1975年,灌区群众按照防洪设计要求,利用一冬一春时间,完成土方380万立米,同时配套建成双门节制闸和杨西泄水闸,调节干渠水位,控制进塘流量。土方工程完成后,由于增加了蓄水量,塘身加固被摆上寿县决策者的议事日程。1976年,寿县县委作出自力更生完成安丰塘块石护坡工程的决定,全县发动11万人,展开安丰塘工程大会战。6.6万立米的块石,从百里以外的八公山运到工地,光靠组织起来的2000多人的运输专业队,运上一年也难以完成。县委书记冯建华身先士卒,率领县委全体成员,拉着满载石块的板车,走在运石队伍的最前面。这无声的命令,震动了全县上上下下。于是,干部从机关走来了,刚下班的工人走来了,街道的居民走来了,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医生、商店的营业员走来了,就连小学生也动员起来了。从八公山,到安丰塘,拖拉机、汽车、驴车、牛车、板车……几万人,动用各种运输工具,投入了声势浩大的运石战斗,顺利完成安丰塘环堤25公里的块石护坡工程,计用石料9万余吨,水泥0.24万吨,总投工117万工日。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水位提高1米,蓄水量由500万立米提高到8400万立米,灌溉面积由36万亩扩大到56万亩。地处安丰塘下游的双桥区,1957年水稻面积只有3万亩,通过安丰塘护坡修建增容,水稻面积增到17万亩,粮食总产比1957年增加4.53倍,达到1.36亿公斤;水产产量增加13倍,达到140多万公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