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阳
(上接3月22日A2版)
兴修水利,人人有份,“推磨转圈”,协作治水
三九寒冬,滴水成冰。在寿县至十字路的公路斜坡上,一位年逾50的老汉拉着装满石料的板车,弓着身子一步一滑地向前挪动。大板车的右边,一位大约十二三岁满脸稚气的小姑娘扯着拉绳,在帮老汉拽车。祖孙二人的脸上,热气扑面,汗如雨下。一位开着“解放”牌汽车经过的司机,目睹此景心怀恻隐,停下车要老汉将车及石料装上汽车免费带到工地。老汉眼一瞪:“兴修水利,人人有份,你尽你的心,俺尽俺的意。你的机器有劲,就多拉一点;俺的板车虽不比汽车,可它拉的是俺爷孙俩对水利兴修的一份心意。俺不要你帮忙!”——这个发生在1977年冬水利兴修中的故事,后来被县剧团编为小戏,广为传唱,成为《寿县文化志》中记载的一个经典剧目。
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立足抗灾夺丰收,坚持长年修水利,是寿县灌区建设迅速发展的基点。寿县是革命老区,在2019年“摘帽”之前,一直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人民群众的生活还不富裕,灌区开发治理主要仰仗于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劳务投入一直是水利建设投入的主渠道。60年代初兴建淠史杭,一声号令百万农民齐上阵,怀着崇高的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讲一丝价钱;改革开放后至取消农业税前,面临新的形势,在群众合理负担修水利问题上,寿县始终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即符合群众意愿、群众愿意干的,自己修水利自己得效益,就是合理负担。每逢冬春季节,寿县在完成治淮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同时,都要组织数十万大军大干灌区综合治理工程,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兴修场面,到处是大干的人群,寿县成为一方没有冬天的地方;到了“三秋”农闲间隙,寿县又针对灌溉放水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广泛开展兴修穿插战,旱到哪里工程就做到哪里。在用足用活国家规定的25个积累工的基础上,寿县根据每年兴修计划工程量,经人大批准,对当年农民劳动积累工的使用进行适当调整。1995年,寿县为搞好15处低产田改造和15处标准化农田建设,全县共投入劳动积累工1611.59万个,劳均投工达30个。由于群众负担的是自己得效益的工程,都没有怨言。在水利兴修先后受益和多受益与少受益的问题上,寿县本着“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的原则,采取“推磨转圈”的办法逐年逐期逐阶段找平。
“推磨转圈”,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缘自瓦东干渠大潜山灌区的瓦房乡。该乡地处肥西、六安交界,6条跨县支渠均处末梢,灌溉期间正常来水仅4立方米每秒,干旱年景只有1立方米每秒,用水十分困难。为了改变窘境,90年代以来,乡里根据“先急后缓,先后受益”的原则,组织群众进行集中会战,“深挖当家塘,留住天落雨,灌好农家田”,立足自身挖掘水源进行反调节。今年你帮我干,明年我帮你干,以工换工,协作治水,解决一村两村难以承担的较大型工程。比如,1994年全乡出工兴修的红旗沟,蓄水6.5万立方米,解决了3村3400亩耕地灌溉问题;1995年全乡会战甘坝、邵堰两处蓄水工程,竣工后蓄水17万立方米,灌溉6村耕地4500亩;1996年万众战姚堰,当年建成当年见效,蓄水6.5万立方米,在翌年夏天的大旱中,保证了2村2700亩水稻获得丰收;1997年,该乡再度动员全乡8000民工整治杨堰蓄水工程,完成工程量10万立方米,增加蓄水8.5万立方米,工程竣工后可解决2村2400亩耕地的用水问题……“磨”一推起,就难以停下,从而保证了瓦房乡水利兴修高潮迭起、长盛不衰。
瓦房乡,只是寿县灌区人民大兴水利的一个缩影。
为了撰写这篇稿件,笔者专门翻阅了那一时期的地方报刊。《皖西报》1997年10月9日二版刊有一篇“肖专员推广‘推磨转圈’”的新闻特写——
1997年10月7日,六安行署副专员肖元兴在寿县双桥镇廿铺水利兴修工地调研时,问夹沟村民组的民工刘士贤:“兴修这处工程,你们村受益了吗?”“俺们村离这里有7里多路,不受益。”“那你出工有没有意见?”“有啥意见,俺们这是在‘推磨转圈’,今年俺们帮他们干,明年他们还不帮俺们干?”……调研结束,肖元兴高兴地对当时的县委书记王文有等人说:“你们县发明的‘推磨转圈’以乡会战方式,解决一村一队短时间难以完成的工程,这个方法很好,值得大力推广。”
从自力更生到列为国策,寿县水利步入辉煌
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全国治淮劳模、原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康永年在接受采访时说:“寿县淠史杭灌区建设成就巨大,在众多因素里还有一条,那就是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对水利认识较高,从而能够形成合力。”
上世纪以前,除了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像灌区兴修这样的工程建设,主要依靠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从1958年初建淠史杭开始,寿县人民对水利建设憋足一股劲,每年兴修一开始,无论任何机关团体,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从没任何人讨价还价。人们明白,寿县灌区不发展,人民生活无保障。为了使灌区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寿县先后出台了《寿县淠史杭灌区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文件,明文规定各行各业都有责任、有义务向水利倾斜,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寿县人民解放思想,冲破了一个个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灌区建设政策上不断予以调整,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水利,使蕴藏在群众中的兴修积极性像火山一样地喷射出来,大兴淠史杭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在地方性资金投入方面,1991年大水后,县委、县政府及时下发了《关于弘扬抗洪精神搞好水利兴修的决定》,要求各地“采取区乡筹措、集体借贷和群众互借的办法,立足于自身努力,积极主动地筹足兴修资金”,对于“多年来投入的发展农业集资和水费提留”,“一定要用于水利上,不准挪作他用”。随后几年,寿县又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发展水利基础产业的决定》等法规性文件,明文规定,在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一是加大水利规费征收力度,确保规费如期足额上缴;二是全县每年每亩耕地征收1公斤稻谷,作为水利建设基金;三是从每年农民的5%提留中拿出20%用于水利工程配套。中共寿县县委原副书记曹光俊说,灌区的建设与发展的关系,与工业的铺摊子和搞技改的关系极为相似。同样是一元钱,用来搞新建项目,也许听起来轰轰烈烈,但只能发挥一元钱的效益,可如果用来搞既有工程的配套,虽然在工程的数量上没有增加,但是从效益上看,一元钱就可能发挥出两倍、三倍,甚至更大的效益,因为它盘活了早先投入的大量存量资产。比如1996年,寿县投入1986万元进行灌区配套建设,其中县级投入1031万元,乡镇群众自筹投入955万元。与此同时,寿县还在水利建设中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以资入股,按股分红,仅1996年一年便吸收水利建设股金265万元。1997年,寿县农民在越来越红火的“塘口经济”效益驱动下,再度兴起股份合作形式的挖塘热。当年兴修的871个塘口,按股份合作制形式进行的占40%。
股份合作制兴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寿县水利兴修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的必然产物,是当地当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借鉴其它行业经验而创造的一种独特形式。寿县属水利大县,从1994年开始,广大农民在完成国家20个劳动积累工后,往往还要自发组织起来,广泛开展塘坝建设、湖洼开发、低产田改造等工程,以工折资,以资入股,以股参加收益分红。双桥镇大郢村1995年群众出工兴修4口当家塘,面积80亩,工程完工后每个工日折款10元,每20个工日为一股,劳动股占60%,土地股占40%,这4口塘1996年除满足当地耕地灌溉用水外,还由村经济合作社公开招标承包,当年底收入2万余元,农民获利万余元。占股40%的土地股所得红利,主要由村集体用于灌区工程建筑物配套或作为水利开发资金。
历史进入21世纪,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税取消,农民种田不再需要上缴提留而且还有种粮补贴,灌区维护管理资金全部由国家统筹。党的十八大以后,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了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水利岁修和大修全部由国家根据项目列报据实解决,淠史杭灌区建设与发展从此实现良性循环,走上规范化轨道。寿县张李乡原人大主席时英学举例说,张李人引以为傲的“东水西调”,经过这么多年运行已经老化严重,淤积渗漏,上级派人踏勘后,立即投资360万元,“俺们乡采取专业化设计、专业化施工,赶在春灌前顺利竣工。”新建成的“东水西调”渡槽桥,全长115.75米,采取桥、槽分离建设,渡槽采取钢筋混凝土矩形箱式设计,设计过水流量满足桥西2.6万亩农田的灌溉要求;大桥分离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为当地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
寿县水利,日趋完善;灌区建设,步入辉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