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足杯,大家大都会想到现在人们喝红酒时所用的高足杯。可实际上,高足杯在中国古代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酒器。
1980年,考古学家们在江西省高安市发现了一座元代窖藏遗址。在这座窖藏遗址当中,一共出土了239件瓷器,其中高足杯便有54件,占整个窖藏出土瓷器的23%。这些高足杯种类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在众多高足杯当中,有一件特别出众,那就是“釉里红彩斑贴塑蟠螭龙纹高足转杯”。这件高足转杯现在收藏于高安市博物馆,其整体撇口斜壁,高足呈喇叭形竹节状。在杯身上,古代的工匠们采用釉里红涂绘,在杯口沿内、内壁依次模印有折枝梅和缠枝菊纹,杯心则涂洒了红斑数块,外壁上通过贴捏塑的手法绘制着蟠螭龙纹。
所谓“蟠”,是蟠曲缠绕的意思,而螭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无角的龙,但它是龙的第二子,能够袪灾降福。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件高足杯的杯足和杯身都能够自由转动。当杯身旋转时,红色彩斑就犹如天空中的晚霞,螭龙就好似在晚霞中翻腾一般,令人赞叹不已。专家分析,在制作过程中,这件高足杯是将杯身与杯足分为两段制作的。连接时杯足与杯身结合之处涩胎一周,以湿胎泥制成的子母榫相衔接,因此能够达到杯足和杯身都能自由转动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高足转杯上还有蟠螭龙穿孔纽。学者认为,这个穿孔纽应该是用来穿系彩带的,这样,人们便可以以彩带来带动杯身转动了。这种构造,很有可能是借鉴了藏族的手摇传经筒造形和结构。
其实,我国与高足杯造型相似的器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例如,龙山文化就曾出土过黑陶高足杯。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西方的金银高足杯和各种本土模仿借鉴的高足杯出现在了中国人的餐桌上。不过,高足杯虽然出现了,但却并没有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主角。高足杯真正盛行,是在元代。
元代瓷器中为何会突然涌现出来大量的高足杯,有学者曾提出过看法: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善于骑射,生活时常需要迁徙。而高足杯非常便于伸手握持,因而备受蒙古族同胞的喜欢。不过,蒙古族普遍使用的高足杯最初大部分是由金属制成的,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大一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高足杯与中原各地的陶瓷工艺相融合。因此,元代时出现了大量的陶瓷高足杯。
其实,我们从高安的元代窖藏出土瓷器中也能够看出端倪,根据学者考证,元代时期,高安曾是瑞州路总管府的所在地,《瑞州府志》曾记载:“至元十三年丙子,改州为路以统州县,瑞因得为上路,设鲁花赤总管万户府,隶江西行省,统录司一,县三。”元朝末年,瑞州府被起义军占领,元朝的官员们便将这些器物埋藏在城墙旁。但是从这些瓷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蒙古族官员也非常崇尚儒家文化,比如有14件卵白釉印花高足杯的圈足素胎上都书写着“中和”二字,这其实便是《礼记》“中庸”之意。
此外,元代的高足杯文物存量不少。比如,在故宫博物院中,便收藏有一只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这只高足杯的杯足和杯身同样以子母榫相衔接,也可以自由转动。由此可见,转把高足杯在元代应该也是非常盛行的一种杯型。
在元代之后,高足杯便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角色了,比如,明代的景德镇窑就非常盛行烧制高足杯。明朝宣德(1426-1435)年间烧制的高足杯曾经被人们认为是精品,后来,成化年间(1465-1487),出现了“斗彩葡萄纹高足杯”,其外壁以斗彩折枝葡萄纹装饰,口部与高足大面积露白,使纹饰更加突出。明代学者谷泰在《博物要览》里就说:“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此杯问世后,比宣德时期的高足杯还要令人喜爱。到了清代,还出现了珐琅彩高足杯。
可以说,高足杯的发展与流行,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见证,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并蓄与博大精深。 邱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