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明祭祀 培育社会新风

版次:03  2023年04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孙鸿)清明听风雨,最忆是故人。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潘集区祁集镇妇联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民政等部门在当地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悬挂横幅,发放《“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倡议书》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文明祭祀相关内容,倡导以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缅怀逝去的亲人,自觉摈弃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用实际行动维护青山绿水蓝天。同时,宣传丰祭不如厚养,孝道重在当下,引导广大群众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在世老人多尽孝道,多一份关心,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辖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了文明祭祀的浓厚氛围,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美丽家园贡献了力量。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