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张艳 摄影报道)为防范化解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风险,积极维护道路运输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月1日起,淮南市交通执法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个月的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暨交通运输领域重点行业集中整治月“溯源行动”。
行动期间,淮南市交通执法支队深入落实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要求,主动会同公安交警、特警部门重点打击“百吨王”、未经批准驾驶车货总重超过75吨或车货总重超过100%以及强行通过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收费站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货运源头单位超限超载装载货物,货运车辆非法改装、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卫星定位装置,货运经营者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三次的货运车辆、货运车辆驾驶人和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百分之十的货运经营者。同时,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营运行为,严厉查处“两客一危”车辆、出租车、水上交通、路域环境、交通环保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淮南市交通执法支队认真部署,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效果。
强化治超联合执法。积极对接属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与周边市、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跨区域联勤联动,通过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行固定站点+流动巡查+精准稽查“1+1+1”工作模式,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
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动态检测监控卡点功能,对高频违法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综合研判原因,加大信息采集、审核和立案处理,精准查纠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和运输散装货物未覆盖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强化与运管机构、县区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协同联动,严格落实“一超四罚”,依法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货运车辆、货运车辆驾驶人、道路运输企业和违法货运装载源头单位进行后续处理,对屡罚屡犯的严重违法车辆、个人及企业纳入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名单。
强化货源单位执法监管。主动会同县区交通运输局和运管机构加大重点货源单位定期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货物装载源头倒查机制,通过查处的违法超限超载货车依法倒查货运装载源头责任。
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广说理式执法,实施“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充分展示交通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持续深化“一改两为”,结合省厅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和淮南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执法体验日”“基层站所开放日”“普法进企业、校园、社区”等活动。
行动首日,累计查处超限超载货车3辆,一般货运经营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的违规行为5起,查处违规出租车4辆,非法营运车辆1辆,违规客车1辆,水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