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花鼓灯

版次:A02  2023年04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派花鼓灯创始人陈敬芝

高树林

凤台花鼓灯起步在1951年,理论探索及形成体系是1952年。

70年后,2022年8月23日,中国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士军率省舞协有关人员来凤台县,专题调研国家级非遗花鼓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随行中,赵主任问我是怎么与花鼓灯结缘的?我笑着说,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凤台人,小时候就住在影剧院旁边,听惯了喧闹的花鼓灯歌声,看了很多花鼓灯舞蹈表演节目。

赵士军说,现在的凤台花鼓灯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世界舞蹈艺术中也占有独特地位。周恩来总理曾把花鼓灯誉为“东方芭蕾”。他又接着说,凤台花鼓灯能够那么完美的传承与发展,得益于1952年,那些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凤台花鼓灯展开的考察、挖掘,使土生土长的民间草根艺术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淮河边盛开的“苦菜花”

安徽花鼓灯艺术流传于淮河沿岸20多个县、市,凤台县是发源地之一。

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在一代又一代人悉心栽培下,逐步发育,茁壮成长,至清代中叶,已经从初期的原始萌芽阶段,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趋于成熟的深受百姓喜爱、流行甚广的民间艺术。凤台县花鼓灯老艺人田振起(生于1897年)生前回忆,在他拜师从艺之前,他的老师王老五早已是小有名气的花鼓灯艺人。另一位花鼓灯老艺人宋廷香(生于1905年)生前也曾说到,他的师傅在光绪年间玩灯就深受欢迎。那时候花鼓灯、锣鼓、舞蹈和表演,都有了一定套路。

千百年来,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沿淮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风情的记忆。流行于沿淮一带的花鼓歌这样唱道:“沿淮十八岗,岗岗都是花鼓灯乡。”花鼓灯能巧妙的运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阶段性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群体情绪,体现出民间舞蹈艺术的特性。解放前,老艺人编出了这样的歌,“昔年沿淮庄,十年九年荒,老财逼债狠,农民受饥荒,家家穷得叮当响。”“花鼓一打咯登登,四面八方来玩灯,远的不过三五里,近的都是南北村,不擦粉,不点灯,逢年过节开开心,玩灯都是穷苦人。”花鼓灯的舞蹈艺术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存储了淮河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变化的记忆,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花鼓灯就像那田间地头的苦菜花,小小的花朵儿开满地,到处都是朝气蓬勃的气息:那浓浓的香气,会让你体会到什么是苦后的收获、苦后的美丽!

一枝独秀绽奇葩

2012年9月,我带领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民间舞蹈大赛,在这次比赛中,他们整齐和谐的节律,铿锵优美的舞步,舒展灵活的动作,舞出了青春的活力,舞出了时代的风采,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那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花鼓灯的魅力所在。

每当看到一片叶子飘向天空,似乎看到了练功厅里的那些孩子,轻巧的扭腰,飞转的翻腾,翩如兰翠,婉如游龙,那优美的舞姿,真让人为之倾倒。

凤台花鼓灯为什么能独成体系,那些花鼓灯艺人由“光蛋猴”能变成民间艺术家,并让花鼓灯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这主要是花鼓灯艺术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也使广大花鼓灯艺人备受鼓舞和振奋。

1951年,凤台县组建了以表演花鼓灯剧目为主的大众剧团(即现在的凤台县推剧团)。1953年,在第一届华东地区和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期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凤台县艺人表演的传统花鼓灯剧目《小场》《大场》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花鼓灯艺术开始走出淮河流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老艺人田振起以其精湛的表演荣获个人一等奖,周扬同志称他是“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安徽仅田振起一人获此殊荣。

1955年1月,凤台传统剧目《拾棉花》《抢板凳》参加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汇演,分别获节目奖和演出奖。1957年1月,花鼓灯歌舞节目《小圆房》在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优秀创作奖和表演特等奖,同年3月,又获得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优秀创作奖和表演一等奖。1959年,大众剧团一分为二(推剧团、文工团)。文工团以花鼓灯表演为主。至1966年初,近10年里,文工团、推剧团创编了一大批花鼓灯节目,如《田头乐》《新媳妇抢场》《送粮路上》《抗洪庆丰收》《送红军》《采种》《田间卫士》《花鼓之乡》等,花鼓灯艺术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给花鼓灯老艺人落实了政策,花鼓灯艺术也得到了正名,开始走上健康发展、持续繁荣的道路。

1984年,中共凤台县委作出抢救花鼓灯艺术的决定,筹备成立了花鼓灯艺术培训班。1992年成立了花鼓灯艺术学校。1994年组建花鼓灯艺术团。1997年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了凤台县花鼓灯艺术职业中专学校,花鼓灯艺术人才的培训进入正规化阶段。

为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凤台县花鼓灯艺术职业中专学校2006年被省文化厅批准为“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2008年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中国花鼓灯艺术研发基地”,2010年被批准为“安徽花鼓灯传习基地”。2009年,凤台县花鼓灯艺术职业中专学校被正式命名为“安徽省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从这一年开始,县政府有计划地加大投入,先后建成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宿舍,还添置了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到2020年底,县政府已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学校占地达23亩,总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有专职花鼓灯教师23人,在校生360多人,主要招收县域周边地区学生,进行花鼓灯教学兼修其他民间舞的培养。从此,花鼓灯艺术开始走上健康发展、持续繁荣的道路。

“一线”委婉忆芳华

陈敬芝,艺名“一条线”,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派花鼓灯创始人,1919年出生于安徽省凤台县陈巷村,12岁开始学习花鼓灯,有80多年的从艺生涯。1958年,陈敬芝调入凤台县文化馆工作,1962年至1964年,在省艺校担任花鼓灯舞蹈教师。2012年9月14日,陈敬芝在凤台县逝世,享年94岁。

1986年,他编导的舞蹈《黄毛丫头》荣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1990年在安徽省第一届花鼓灯会上,获得表演特等奖,并被授予全省十大老艺人称号;1992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花鼓灯会上表演的舞蹈《代代花》获一等奖。

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访谈节目中,陈老说自己13岁就跳花鼓灯了,忙了就去做农活,没事了就去玩花鼓灯,春节就去赶庙会,哪里有庙会,就到哪里去。

由于陈敬芝聪明伶俐,加上勤学苦练,很快在凤台县出了名,他和凤台的另一位著名老艺人“宋瞎子”宋庭香搭挡演出花鼓灯,红透了淮河两岸。陈魁老师(原凤台县推剧团团长)说:“我上小学的时候,知道‘一条线’来了,不吃饭都围去看,当时学校里把桌椅凳子都搬出去,桌子留搭台,凳子留看灯,等到‘一条线’一来,观众围多了一挤,甚至把凳子都踩坏了。”当年,凤台著名花鼓灯艺人还有田小银子田振起、猫春李兆叶、盖九江詹乐亭及朱冠香等人。这些人的表演形成了安徽花鼓灯的三大流派之一的凤台流派。

如今,凤台老一辈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已经去世,陈敬芝的表演风格影响并形成了凤台流派花鼓灯的主要特点。著名花鼓灯研究专家高倩曾师从陈敬芝等花鼓灯老艺人,并对花鼓灯艺术有深入研究。她说:陈敬芝在表演方面非常有特点,有几个步法。一个是颤颠步,一个颤抖步,一个云颤步。颤、颠、抖是他动作的一个特点,他的肩部腰肌肉都抖动。颤与抖突显着陈敬芝表演动作的轻盈与灵动,他表演起来如脚底生风、花枝乱颤,别具一格的颤、颠、抖已成为凤台陈氏流派花鼓灯表演动作的主要特点。

陈敬芝的扇花特别灵活,他做起扇花来就像彩蝶纷飞,可以利用扇花表现各种各样的动作展现劳动,展现生活。

记得陈老在世时,他说有点遗憾的是现在的花鼓灯跳得多,可原生态的花鼓灯灯歌少了。也许是巧合,一天早上,我在路边遇到一个卖豆芽的人,他叫任永杰,是刘集乡农民,只见他一边手抓豆芽,一边唱道:“买我的豆芽子,你不要怕来,俺给你的是批发价,这豆芽子不过费点油和盐,总共不过块把钱,你看这豆芽怎么样,今天产品不够销,买豆芽子的真不少,豆芽子也不孬,看起来今天产品不够销。五毛钱我给你一大包。俺卖豆芽本事好,手上带的有电脑,我一抓就知道有多少了”,他那原生态的花鼓歌让路人听得如痴如醉。任大叔每天走街串巷边卖边唱,总能招来许多顾客。他卖完豆芽回到家中,余兴不减,又在院里扭了起来,这不正是劳动人民用歌舞的形式对生活的赞美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