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52 淮南从此崛起

情系花鼓灯

高树林

版次:A02  2023年04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士根在演出中

(上接4月11日A2版)

歌舞尽芬芳 薪火相传忙

在凤台常常能看到张士根老师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东奔西忙。

张士根,1943年生于凤台城关,自幼家境贫寒。他生性爱动、好热闹,经常跟着灯班看灯而成夜不归。看后就到河滩、坟场学着练习,有时练得浑身青紫遭大人打骂。1956年,13岁的他背着家人报考了凤台大众剧社(后改名凤台推剧团),进团后一边学戏一边学习花鼓灯。因喜欢玩灯且能吃苦,他的花鼓灯技巧、毯子功练习是团里数一数二的,受到老师和同行的好评。

张士根师从花鼓灯老艺人万方启、朱冠香等,工于花鼓灯“小鼓架子”“丑鼓”,擅长翻各种筋斗,动作敏捷有力,善于逗趣,注重与“兰花”的配合,面部表情丰富。他的鼓架子表演,轻盈灵巧、舒展大方、朴实自然、出神入化、风趣幽默、独具特点,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角色,与邓虹合作加工整理并表演的《小花场》被誉为“安徽首席小花场”。

张士根老师艺术成果丰硕,多次参加省花鼓灯汇演并创编节目,参加不同层次的花鼓灯展演和专题演出。1963年他参加省音乐舞蹈汇演,参与创编演出的花鼓灯《收棉舞》《新媳妇抢场》获双优奖;1974年的省舞蹈汇演节目《棉海新曲》获双优奖;1982年他参加省舞蹈集成巡回演出,先后到广州、武汉、金华、沈阳、北京、香港等地,并参与中美合拍电视艺术片《虹》,电视连续剧《玩灯人》(剧中“毛猴”的扮演者)的拍摄工作。与邓虹合作编导演出的双人舞《小花场》在淮南市花鼓灯节、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分获创作奖、表演一等奖,编导演出三等奖等。《小花场》《抢板凳》《四老爷坐独杆轿》是凤台花鼓灯的精品。

张士根长期致力于花鼓灯艺术表演、普及培训和艺术教学工作,深入基层农村培养花鼓灯幼苗,结合舞台实践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花鼓灯艺术教学方法,现虽年逾耄耋,仍从事花鼓灯艺术教学工作,数十年来为凤台花鼓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被称为文化系统的“老黄牛”。

如果去看凤台花鼓灯演出,很多人都想看到邓虹的表演。邓虹,1944年出生于怀远县城关镇,兄妹九人,她从小活泼好动,上小学就是学校腰鼓队、歌咏队成员。

1957年,邓虹13岁高小毕业,报考了正在怀远演出的凤台推剧团,在二姐的支持下成为一名随团学员,当时生活比较困难,加之她年龄小,吃住随团行动,冬天就睡在老师的脚头,十分艰苦。那时推剧团演出虽以戏剧为主,但每场结束都必须加演花鼓灯节目,老演员们都有很深厚的花鼓灯功底,从那时起邓虹就痴迷上了花鼓灯。

邓虹聪明伶俐,是位有心且用功的人,曾师从著名花鼓灯艺人陈敬芝、李兆业、李金珠、王德全、李学宏等。在多年的学习和艺术实践中,邓虹采百家之长,将各种艺术风格融会贯通,既坚持凤台花鼓灯风格的原汁原味和传统动作形态,又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舞台上塑造了多个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

从1984年起,邓虹一直与张士根等花鼓灯艺术家一起致力于花鼓灯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她言传身教,结合舞台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近千人,为研究、整理与传承花鼓灯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她还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凤台夕阳红花鼓灯艺术团从事花鼓灯舞蹈的普及工作。

采访中,我了解到,凤台县各级花鼓灯艺术传承人在各自岗位上履行着传承人的职责,截至2020年底,凤台县有2人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14人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18人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近20人被评定为中级职称,39人是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会会员,36人获国家级奖励,62人获省级奖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士根、邓虹还被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多次应邀赴淮南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讲授花鼓灯技艺等,使凤台独具特色的花鼓灯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保护与发展是花鼓灯艺术传承的硬杠

花鼓灯作为凤台县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之一,有省级花鼓灯项目传习基地“花鼓灯艺校”,省级生态保护村“陈氏流派花鼓灯生态村”,有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花鼓灯艺术表演专业团体“花鼓灯艺术团”和县非遗保护专门机构“县文化馆非遗保护股”。同时,有大批的业余表演队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确保了花鼓灯艺术保护的主体和载体。

“陈氏流派花鼓灯生态村”是省文化厅授牌成立的,位于凤台县新集镇陈巷村,占地面积近3亩,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设有“陈敬芝故居”“陈列馆”“文化广场”等。近年来,接待了大量花鼓灯艺术学者、专家和大专院校艺术专业实践学生,为研究花鼓灯艺术起到了很大作用。

花鼓灯作为凤台县一张靓丽的名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六一”、国庆、旅游推介会等节庆演出均以花鼓灯节目为主。2010年始,连续举办七届的全县“花鼓灯·推剧业余大赛”,有力推动了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根据凤台县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制定非遗保护传承具体措施,加大非遗保护工作力度,做好各级非遗项目传承申报工作,建设数字非遗库。积极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艺术团每年送戏下乡近百场,创编了大量花鼓灯剧目,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演出。

在此期间,花鼓灯艺术作品喜获丰收。凤台花鼓灯独舞《野花谣》,分获1982年安徽省农村业余汇演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和1984年华东地区第二届舞蹈调演三等奖。1985年创作并演出的《踏青》《夏令营》《姐弟乐》《小花场》《稻花飘香》等五个节目获得淮南市首届花鼓灯艺术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被省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在全省播放。1986年,花鼓灯《黄毛丫头》《小花场》《姐弟乐》分别获得全国民间舞蹈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和丰收奖。1990年,花鼓灯独舞《鼓乡蝶舞》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演出。1992年以后,又有一批新作问世,如《啼啼鸡,花棒槌》《代代花》《花灯会》《夫妻观灯》《双回门》《欢腾的鼓乡》《月儿挂柳梢》《兰花的歌》《春》《风箫吟》等,这些节目普遍受到群众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凤台的花鼓灯艺术团体接受邀请,远赴香港、泰国、英国、美国、迪拜、芬兰、法国、塞尔维亚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为弘扬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每当华灯初上,在凤台城乡走一走,你会发现有很多花鼓灯表演队伍。在凤台县文化馆,我了解到全县现有花鼓灯表演团队10余支,锣鼓队37支,且十分活跃。全县乡镇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有的乡镇建有乡村大舞台,且每个团队均配置有音响等设备,为花鼓灯艺术的表演、培训提供了基础。

花鼓灯艺术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保护传统花鼓灯艺术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又要保护现有老艺人及中老年花鼓灯传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凤台花鼓灯艺术职业中专学校自1998年批准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为社会培养2000多名毕业生。在培养花鼓灯艺术人才的过程中,有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敬芝、邓虹、张士根,花鼓灯传人王华丽等驻校任教。学校以“不求个个成名,但求人人成才”的教学理念,与省内外专业、业余表演团体、厂矿企业等建立了稳固的人才输出网络,并为省艺术学院、北京舞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音乐学院等输送了大量人才,凤台花鼓灯艺校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艺术舞台上。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梦想而舞动的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每个夜晚,凤台艺校的练功厅里翻转跳跃,音乐室内琴声悠扬。

观花灯,跳花灯,花鼓灯艺术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