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又名护生草,在农村几乎随处可见,不论是路边、田间,还是在树林、荒山,就连在不起眼的小河沟的岸边,都有它们的身影。
这种生机勃勃的植株,自然也颇受诗人们的青睐。唐人白居易曾在春天留下这样的记录:“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北宋的苏轼有诗云:“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南宋的辛弃疾也有“城中桃花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陆游称颂荠菜:“寒荠绕墙甘若饴。”荠菜,可谓是凭借着独有的姿容,获得妥妥的一众好评。
时下,春回大地,春风缱绻,生机与朝气肆意涌动,我也又一次于惊喜之中闻到了招摇着的荠菜清香。
趁着周末难得的空闲时间,我便前往农贸市场挑选蔬菜。还没到蔬菜摊,忽然,一堆堆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鲜嫩的荠菜,就悠然地跃入了我的视线,远远看去,煞是诱人。
在欣喜之中,我挑选了两斤荠菜和两斤猪肉,摊主也很和善,同我问候,又因我是常客,还特别便宜了一点钱。
关于荠菜的吃法,不论南北,人们一般是包包子、包饺子居多。不过,我并没有这种打算。我拎着荠菜回到家,仔仔细细地将其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滚烫的开水中经过几次的翻滚和焯水,菜至七分熟,已经能够微微地闻到荠菜原本的植株味道了。这时候,将猪肉均匀地切片。如若刀功不错,那猪肉应该是可以如同薄片一样的,还会带着亮晶晶的光泽呢!但是,我没那手艺。我做的是自己琢磨的荠菜炒肉,所以,并不需要大费周折地考虑到一丝一毫的细节。猪肉炒制黄嫩软糯,再放入荠菜一同迅速地翻炒一小会儿,就可以尽情享用美食了。
记得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食物不充裕,人们通常靠野菜填补粮食的匮乏。于是,荠菜在不知不觉中和人们结了缘。那时,也没有什么精致的做法,随便采摘一些野菜与葱、姜、蒜一同入锅烧个汤,就能一天管饱。烧汤,荠菜是不能少的,也没有过多的油腻之物,清水,绿菜,不断涌出的雾气,在我们的眼前,如同一场充满艺术气息的表演。再撒上一些盐,以便入味,就是新鲜可口的一顿,不亦乐乎。
《诗经》里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甘,是荠菜原本的味道。诚然,这甘,是经过冬三月的沉淀与蓄积,才换来的春天的一抹烂漫。冬三月,白雪笼罩,一派酷寒,实苦耳,因此,面对着一份简单的食物,就应该以一种简单和谦敬的心境对待。什么麻辣火爆味重的种种食物烹制,到了荠菜身上,都仿佛成了一种颇不尊敬的做法。
汪曾祺曾在文章中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春风惹人醉,莫负好春光。
以一种简单的心情,钟爱荠菜,钟爱现有的时光,才是对生活最好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