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送温暖 不一“助”了之

版次:02  2023年04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苏国义)4月12日,淮南五中高二(11)班班主任王康建在课后时间,对班级内申请并获受助学金的部分学生进行回访,深入了解他们家庭近期经济状况及学生心理动态。

当前,淮南市学生资助中心正引导督促各学校结合学生资助“千百万”走访活动加大回访力度,及时掌握受资助学生生活心理动态,确保学生学习无后顾之忧。淮南五中王康建老师就是践行回访活动中的一位。

“各学校已把受资助学生家庭情况回访纳入了日常。”4月13日,接受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的市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陈远军介绍,“我们提倡并督促各学校绝不能对学生一‘助’了之,而应该常态化开展回访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家庭经济及心理变化,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马上向我们反映,我们尽百分百努力,全力支持学生安心就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资助支持和暖心环境。”

据了解,仅2022年我市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各项资助就发放了74245人次,发放资金8452.5625万元,其中受益脱贫家庭10623人次,发放资金1264.62万元,发放地方扩面增项资金232.5925万元。

“每一分钱我都会用在刀刃上,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关心和期待。”受资助高中生小琪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求学路上她不再为学费发愁,老师的关心更让她感到温暖,现在她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