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柏雪)4月13日至14日,全省治超工作会议暨业务骨干培训在淮南举行。全省各市县(省直管市、县)交通运输局及治超负责同志、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及治超部门负责同志、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省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及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治超部门负责人共百余人参加会议,并现场观摩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G206上窑治超站。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一直以来,淮南市交通运输局认真履行市治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区域联动、科技引领、保障有力”治超工作机制,统筹部署全市治超工作,组织县区政府、市交通执法支队和公安交警、特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强化联合执法,始终保持路面执法、非现场执法和源头治理“三管齐下”高压严管态势,有效发挥科技治超手段,治超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加大路面治超管控方面,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作为主力军,自2020年12月26日正式运行以来,坚持完善与治超交警大队、治超特警大队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采取“固定检测+流动执法”结合方式,强化路面治超管控,不断增强执法合力。
在加强货运源头监管方面,用科技手段提质增效。2022年我市投入专项资金完成22家重点监管货源单位称重检测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安装,接入省治超平台联网运行,接入率100%,实现源头数字化、可视化、科技化治理。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市交通执法支队、市运管处按照职责分工,在地方政府主导下采取进驻和巡查相结合方式,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货源单位装载行为,严禁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出场(厂)。
除此之外,市交通运输局还强化了非现场执法,提升精准治超水平。
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理念,探索“执法+服务”监管新模式,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开展治超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宣传矩阵,加强舆情引导,不断营造社会共治的和谐氛围。下一步,该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超限超载综合治理体系,坚决筑牢治超“一张网”,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主动发现、精准打击和后续跟综处理的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执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