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近视困扰的古人们

版次:A06  2023年04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眼睛有问题。

欧阳修年轻时当过西京留守推官,在洛阳工作过几年。上司钱惟演在洛阳双桂楼的小屏风上写了90多种牡丹名称,字小且密,欧阳修一眼就瞅见了。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他视力挺好,其实他是个近视眼。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里提到,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平时读本书都困难,得叫身边人念给他听。令人佩服的是,欧阳修工作起来啥事儿都不耽误,“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写字办公毫无异常,同事们都没发现他是个近视眼。

欧阳修好像没太把视力不好当回事儿,北宋大臣孙何却有些想不开。

古籍《玉壶清话》里说,孙何的眼睛近视得厉害,他怕耽误工作,每次上朝进奏之前,都要熬夜加班,把奏折上的文字背得滚瓜烂熟,“宿诵精熟,以合奏牍”,这样就可以在皇帝和同僚面前侃侃而谈,不失体面。

要命的是,某日他上朝汇报工作,奏折掉了一地。他一时慌乱,捡奏折时不小心把册子的顺序弄混了,口头汇报和奏折上的文字对不上,听得皇帝一头雾水。

孙何一慌神,手里的笏板也掉了。笏板的功用类似公文包、笔记本,是臣子面见君王时手拿的东西。当众掉落笏板,在古代是很失礼的。有人因此弹劾孙何失仪。

《宋史》记载,孙何乃状元出身,学霸级人物,上进心极强,为了把工作干好,天天熬夜加班,积劳成疾,伤了眼睛。

如此追求完美的人,怎能忍受有人说他“失仪”呢?孙何丢了面子,既惶恐又羞愧,居然上奏请求退居二线,到西京洛阳养病。皇帝觉得他小题大做,派了御医给他治病。孙何自云死生有命,耗着耗着,44岁就去世了——要他命的恐怕不是近视,而是过度疲劳和心理压力太大。

提一下诗词中的近视:

宋·郑清之《病目自嘲》

兼旬病目成鸩媒,竟日掩书风为开。

端如猩猩畏机阱,爱酒着屐须一来。

信手翻书未终叶,春风已学生牙颊。

笑同黄卷且寻医,免使鹪鹩翳蚊睫。

这一首,颔联和颈联实在太有味道了,插科打诨中又不失风雅蕴藉。(颔联典故出自《唐文粹·猩猩铭·序》)

其他的还有: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书一能。——司马光

老我志彫落,发苍而视茫。——宋·徐侨

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文天祥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