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裁团队里的“慢庭审”

以“无声”的方式彰显公平正义

版次:03  2023年04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潘星星)4月18日,田家庵区法院速裁团队受理了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案件,原告王某是位听力障碍患者,借助助听器也听不到耳边半米内的声音,日常靠微信等文字进行交流。为消除沟通障碍,准确把握当事人的诉求,全面客观了解事实真相,承办法官放慢庭审速度,借助纸笔开庭,为审判搭建沟通桥梁。

2021年11月,被告庞某以做生意为由向原告王某陆续借款两万元,借款到期后,原告王某多次索要未果,加上听力障碍,原告求助无门,最终起诉至田家庵区法院。

因原告听不到法庭现场的声音,开庭前承办法官多次与被告庞某核实案情、确定被告履行能力,并积极劝导被告主动履行案款。庭审正式开始前,法官又再次积极与原被告、书记员沟通,确定了借助电脑、纸笔开庭的模式。开庭时,书记员将法官的问题、被告的答辩以黑体字加粗标注的形式展现给原告看,原告看明白后再删除内容,进行正常的记录。原告看不明白的地方,承办法官就耐心指点着给原告解释,一场对正常人来说二三十分钟就能结束的简单案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庭审中,法官帮助当事人克服听力障碍,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等必要的庭审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庭审以“无声”的方式彰显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庭审结束后,考虑到申请强制执行对原告来说也是一大障碍,法官又再次与被告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被告最终在判决前主动履行案款两万元。

速裁团队的“慢庭审”,将公正的法治引入沉寂的世界。承办法官由衷地表示:“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的权益更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办理速裁案件在注重速率的同时,更会关注办案质量,看到原告拿到案款时真挚的笑容,这个放慢的庭审哪怕开两个小时,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