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云”上来

王 纯

版次:A05  2023年04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时代,谁没有几个“云”上的朋友?我喜欢把网络社交平台上结识的朋友叫“云”上的朋友,在我看来,他们真的诗意般端坐在云端,遥远而梦幻。其实我知道,生活中的他们也像我一样,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可因为隔着屏幕,我们之间有了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合适的距离产生美,彼此都展现着美好的一面,而且因为没有现实中的利益纷争,“云”上的朋友多因兴趣相投而聚,显得更为纯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在各种“群”里,每个人都像大海中的小鱼,小心地识别着、探寻着,游着游着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水域。而这片水域中,聚集了与你有相同志趣的人,再经过筛选,大家便长久地聚在了一起。我那些“云”上的朋友,无一例外和我一样,都是爱写文章的人。

最初的时候,我们以文会友,打字聊天。来自各地的人,平时可能说着听不懂的语言,但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时,大家便会秒懂彼此的意思。沟通无障碍,快乐无极限。如果不是借助“云”,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产生交集。网络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前所未有的机会,能够在茫茫网海中相遇,也是一种缘分。“云”上的朋友,真真切切地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生活着,因为不介入彼此的生活,所以不需要掩饰一些东西,交往可以更加坦诚、自在。当然,“云”上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交往时需要多留个心眼,认真识别。

这些年,我那些“云”上的朋友,有的走了,有的来了,有的始终相伴。一些朋友已经交往了十多年,大家从打字聊天发展到语音通话,聊起来觉得遇到知音一般,感觉很美好。记得有一次,一个“云友”晚上和我语音通话,我们聊文学,聊到很晚,意犹未尽。线下生活中这样的朋友我没遇上,但在遥远的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人跟你心灵同频,怎能不感到幸运?

“云友”之间熟络后,有时候也会互寄小礼物。有千里之外的朋友把家乡的一些土特产寄过来,收到之后,感觉他把那个地方的土地、草木以及阳光的气息都一并寄过来了。那种感觉特别奇妙,仿佛是远方的云朵飘到你的窗前,短暂逗留之后,留给你一段长久的回想。因为有了“云”上的朋友,从前未曾留意过的地名、未曾去过的地方,也逐渐浓缩成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那里面有你的牵挂,甚至会关心起他们所在城市的天气。

我那些“云”上的朋友,带给我的生活别样的诗意。我们不会过多参与对方的生活,更不会干涉对方的事情。彼此是熟悉的陌生人,是因心灵契合而走到一起的人。碰到烦心事,也可以向他们倒些苦水,不必担心会被身边的人知道。

“云”上的朋友,让我对朋友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有朋自“云”上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