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是作家王恺的新作。作为《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做了十多年有关于茶的报道,王恺深谙茶与生活的审美系统,他用身体感知茶味微妙,讲茶史、茶道、茶器,人与茶之间的关系。
宋代蔡襄《茶录》云:“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有真香”四个字,直接影响了中国茶的审美品位和饮茶习惯,改变了茶在以往中添加“姜、枣、盐、橘皮、花”等添加物的饮用方式,只保留茶本身自有的香。这本书得名于此,自然也多了一份纯粹。那些落于笔端的文字,那些悠悠历史中关于茶的故事与雅韵,把茶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文人之笔写茶并无矫情,反而十分谨慎,书中所见皆为严谨的研究与叙述。作者始终保持着对茶的敏锐直觉和鲜活感受,孜孜不倦地求索,把文采飞扬与客观理性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本书是柔和、稳定、醇厚的,意境开阔却又真挚开放,细细品读如同品味一款内涵丰厚的足火正岩茶,“活、甘、清、香”,层次分明。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也爱饮茶。借由茶,中国人在古往今来中开解自己,在天地草木中安顿此心。茶体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情调、人生的态度、为人的原则,一种胸怀、气魄,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作者笔尖蘸着浓厚的情感,在一种看似平静和淡雅的语调中隐藏着一份内在的坚韧和力度,围绕着茶、茶人、茶文化写出了喝茶中言语所不能及之处。从喝茶到懂茶,探访茶的山水、人文与市井,记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还原传统雅事精髓,为日常增添丰饶滋味;在喧嚣世界,用茶道观照内心,一碗茶,就是一碗有滋有味的生活。
据史料记载,中国先民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种植茶树。但将茶作为饮品始于东汉末。清代地理学家郝懿行在《证俗文》一书中说:“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可以说,饮茶之风兴起于汉魏,蔚然于唐宋,再经明清,绵延至今。茶道自唐宋时期往东传入日本。这本书对于日本、韩国茶道的叙述,按作者的话说“这是一种古老的东方审美,严格地说,是古代东亚诸国,中国、朝韩以及日本文化之间生生不息、流转腾挪的审美流动”,正是因为中国“诞生了古老的茶树,衍生出制茶喝茶品茶之法则,又东移到日本、朝鲜,被当地文化所吸取、改造”。茶,承载了中国人,乃至东方文明中“和、敬、清、寂”的心灵觉悟。
作者寻访重要茶人、茶空间、茶叶研究者,回归茶之真香,意在呼唤那杯天然的、雅致的、清新的茶,追溯共同的文化血脉,为心灵觅一处安稳。书中记录当代茶人的深耕细节、茶事审美的革新,展现古典雅事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可能,中国茶千年更迭,清晰可见。
胡胜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