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地图册

司红

版次:A05  2023年04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周末回家收拾书柜,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有一个小小的册子映入我眼帘。泛旧的红色封皮,朴实无华的设计,上面写着《中国地图册》。我随意翻开册子,看见熟悉的字迹和标注,刹那间,它们将我的思绪拉回到过往记忆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是常年奔走于外地的货车司机。每当他回到家,母亲会准备好美食慰藉他,然后着手收拾他从旅途中捎回来的礼物和行囊。在诸多物品中,我对他的地图册怀有极大兴趣。

颜色不一的色块、纵横交错的线条、不计其数的地点,如同奇妙的世界等待我前去探索。当时我年纪小,对地理和距离都毫无概念。父亲见我爱不释手,便拿过来给我讲解如何看懂地图,还跟我讲路途中发生的趣事。

那时候,对于出门在外的人而言,地图册必不可少。上面详尽的路线,能够帮助父亲在陌生的地方,找到自己要走的那一条,更进一步地靠近目的地。等到他回家,原本的册子上便会被圈出一个地方,那是他上段旅途抵达的终点。

一本《中国地图册》,伴随着父亲走遍祖国疆域的很多地方,辽阔浩瀚的海边、神秘荒凉的戈壁滩。慢慢地,它被岁月踱上回忆色泽,封面有些褪色,边角也发皱,但记录着过往年岁父亲的足迹,因此显得弥足珍贵。那些年在路途中奔波的辛苦,换来平稳安定的生活。如今,每每翻开地图册,当时的回忆便涌上心头。

父亲看地图册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长大后去其他城市旅行,下了火车,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车站附近的摊位上买一份城市地图。虽然没有地图册厚重和详细,然而上面也清楚地标注着当地的交通线路、风景名胜和地理环境。有这样薄薄的一张纸在手,我便可以按图索骥,不会迷路。结束旅行后,那张地图便被我折叠整齐放入箱子,不管何时翻开,旅行的场景似乎都历历在目。

近些年,人们逐渐习惯用手机查询方向,翻开地图苦苦寻找目的地的情景几乎看不到了。父亲再出门,已经可以熟练使用车载导航,他也不会随身携带地图册这位老朋友了。因为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综合交通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出行四通八达,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地图册这位功成身退的老友,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它让我知道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加深了父女之间的感情,因此不管过去多久,小小的地图册依旧会长留心间,让我感受到旧时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