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晋仓
在淮南市建市史上有两个值得人们引以为豪的机构:文工团和文化馆。
一、淮南文工团
在淮南建市历史上曾有一个值得市民骄傲的组织——淮南文工团。在一般人眼中,文工团只有部队才有这样的组织,作为一个新生的地方城市,何来这种“待遇”?又为何会有这么一个机构呢?
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设立淮南特区,成立中共淮南矿委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直到1952年6月2日淮南矿区改为省辖淮南市。立市之初,中共淮南地矿党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民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同时,考虑到驻军与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1949年8月,淮南矿区警备区司令员桂俊亭、政委吴伯文决定在政治部成立文工队,以加强文化工作,丰富官兵和群众的文化生活。
当时,滁县军分区警备团奉命调驻淮南以充实矿区警备部队。此时总兵力已达4个营2000多人的驻地部队,其官兵们不仅要有生活上的关爱,也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为此,警备区文工队排练了歌剧《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王秀鸾》等,到部队驻地巡回演出,受到官兵欢迎。为配合地方庆祝秋粮丰收,警备区文工队报经矿区党委书记吴伯文、煤矿公司经理柴化周批准,组织腰鼓队与黑泥洼乡王巷村村民联合演出《藤牌对马》,与廖家湾、年家岗等村联合演出《彩莲灯》,与洛河一带村庄联合演出《锣鼓棚》,反响强烈,盛况空前,受到当地群众喜爱和赞许,也熏陶影响了一大批文化爱好者,厚植了地方文化基因,带动了淮南地方的文化事业大发展。
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1950年10月,警备区文工队奉命集体转业到地方,改称为淮南矿区文工团,继续为淮南的文化事业发展服务,积极活跃于淮南的城乡。20世纪60至70年代,由于省艺校毕业生加盟,文工团达到鼎盛时期,先后演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兵临城下》《江姐》等剧目达100多场。1979年以后,文工团话剧队排演《枫叶红了的时候》《雷雨》《一双绣花鞋》《谁是凶手》等,在省内外巡回演出。此外,歌舞队排演数台新颖的歌舞节目,在市内外演出。
1979年,因九龙岗团址被矿务局技校收回,文工团迁到洞山“和平楼”。1980年,兴建了一座面积达1070平方米,既可排练又可适用小型演出的排练场。
1984年4月,撤销话剧队,淮南市文工团改名为“淮南市歌舞团”,下设乐队、舞蹈队、声乐队、舞美队、学员队、编剧组、演出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二级职称15人,三级职称49人,全团在职职工125人。后来改革,保留曲艺队,对外称为“淮南市相声艺术团”,全团人员从110人精简到78人。
历经数代艺术家共同辛勤耕耘,淮南文工团先后成立过话剧队、歌剧队、舞剧队、曲艺队、管弦乐队等,并进行过话剧、歌剧、舞剧、曲艺、管弦乐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和创作活动,在安徽省具有较高演出实力和影响力,谱写出辉煌篇章。
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该团组织参与多次重大的文艺演出,先后演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文艺晚会》《迎接香港回归文艺晚会》《纪念淮南解放50周年文艺晚会》等,举办《新世纪交响音乐会》,参加历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文艺晚会和历年春节文艺晚会,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
简要梳理那时的演出活动大事记,便可看出一些重要的晚会至今仍为市民津津乐道。
1990年1月,淮南市春节晚会。
1991年6月,淮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晚会。
1992年5月,安徽省第二届花鼓灯会。7月,抗洪救灾慰问演出。9月,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文艺晚会。
1993年9月,第三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专场文艺晚会。12月,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1994年9月,第四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开幕式《淮河花雨)》大型文艺晚会。9月,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1995年8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文艺晚会。1996年6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文艺晚会。
1997年1月,春节团拜会慰问演出——《走向辉煌》文艺晚会。6月,庆祝香港回归文艺晚会。
……
2010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整合淮南市歌舞团、淮南市京剧团演艺资源,组建成立淮南艺术剧院。淮南艺术剧院是以歌、舞、剧、乐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表演为特色,以综合性舞台剧目、节目创作演出和综合文化艺术服务为职能,国有独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为主体的新型专业文艺表演团体。
二、淮南文化馆
淮南的文化馆始建于1949年淮南矿区解放。1949年秋,淮南矿区成立“淮南特区文化馆”,地址在田家庵的东升街,后迁到淮河路。不久,因淮南矿区设立县级淮南市,特区文化馆又改名“淮南市人民文化馆”。有资料记载,1950年,淮南市(县级)人民政府划拨粮食6万斤做基建经费,在田家庵东升街为文化馆兴建有瓦房7间、草房18间的四合院,馆内设图书室、乒乓球室、广播室、教室等。随着时代变迁,“淮南市人民文化馆”先后于1951年改为“安徽省淮南市中心文化馆”,1956年改为“淮南市第一文化馆”,1958年改为“淮南市文化馆”,1985年改为“淮南市群众艺术馆”,馆名牌匾由中国当代艺术大师赖少其亲笔题写,2009年再次更名为“淮南市文化馆”,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市文化馆内设图书借阅室、广播站、展览室等。其职能按照工作性质和三定方案要求大致是:组织指导全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特别是组织具有示范性的大型文艺活动,辅导培训县区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具有一定水平的业余文艺骨干,面向社会举办各艺术门类的培训班,组织辅导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市、省及国家举办的各项文艺活动和比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和管理工作,编辑群众文化简讯等。
几十年来,立足淮南地方特色,淮南市文化馆围绕组织、辅导和研究三大任务,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馆里组织创作和辅导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在省及全国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少儿文艺更是名列全省前茅,跻身全国先进。组建的中老年京剧票友联谊会、中老年合唱团、中老年舞蹈团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淮南的相关历史资料和一些当事人记录下了当时有关情景。据老文艺工作者贾天与回忆:当时,他们都才十八九岁,充满了革命激情,觉得每天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除了编写剧目、排练演出,还深入到农户和民间艺人家中,帮助搜集整理和挖掘民间音乐舞蹈,正因此,才有了1954年、1956年、1957年淮南民间文艺在全省的演出奖、挖掘奖、挖掘整理奖等重大奖项。《锣鼓棚》的吹奏音乐还被收入了《安徽省民间音乐》一书,广为流传。
从解放初期就一直工作生活在淮南的文化战线老同志黄祖兴,以及原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市政协原副主席宁宜南,都熟知20世纪50年代淮南的群众文化工作,他们都回忆起淮南文化馆早期的发展状况:矿区政府在田家庵东升街,文化馆兴建有瓦房、草房的四合院,馆内设图书室、乒乓球室、广播室、课堂教室等。1951年市人民文化馆改名为市中心文化馆,设立文艺股、宣教股、行政股、广播站。虽说编制只有12人,但人员都很年轻,积极性也很高,比如,为了配合扫盲工作,市中心文化馆与市总工会密切协作,成立了工人业余学校和市民业余学校,有专职教师30多人,兼职教师40多人,学员3500多人,开设了初级班、中级班和妇女识字班。据1954年统计资料,两校共培养学员1万多人,取得卓著成绩。
市中心文化馆于1951年购置了8部汽油灯放映机,根据当时的中心工作任务,绘制幻灯片,编写解说词,为群众放映解说,形象生动。文化馆里有黑板报编委会,工作认真,每天都编写宣传材料向各部门、各单位发放,供他们办黑板报时刊用。据当时统计,1953年共有黑板报192块,先后刊出8600多期。此外,市中心文化馆还在田家庵地区建立了100多个读报组,通过读报活动,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方针政策。必须值得一提的是,市中心文化馆组织工人业余宣传队,到厂矿巡演和进行街头演出,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市中心文化馆的工人业余宣传队还主动邀请1950年来淮落脚的凤台县展沟(今属利辛县)业余梆剧团(后取名淮南市民生梆剧团),演出了现代戏《解放临城》《朝鲜儿女》和传统优秀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受到上级领导好评和群众夸奖。
1952年,市中心文化馆工人业余宣传队与江苏省徐州市迁来淮南的新风评剧团联手到九龙岗等地演出,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红色联络员》《白毛女》《红二师》《麦收的时候》等革命现代戏,以及《杨三姐告状》《清宫外史》等优秀传统剧目,名声远播,后应邀到上海、天津、武汉、郑州、保定、扬州、开封、石家庄等地及省内各市、县巡回演出,取得成功。
经过70多年的发展,2022年,市文化馆从田家庵的“老北头”迁至山南政务新区的新址,至今仍发挥着其服务市民文化生活的作用。
滔滔淮水匆匆过,冲走了世间宝贵的时光,为城市涂染了岁月的沧桑,也为城市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精神与永恒的文化记忆。总而言之,从淮南建市初期至今,文化单位为淮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