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促进产才“双向奔赴”

版次:04  2023年05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工作人员在滁州一家太阳能电池片企业生产线上忙碌。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新华网合肥5月28日电(李东标 杨静文)在不久前举行的安徽省“季度赛马”评议中,滁州市交出高分答卷——经济运行连续5个季度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连续4个季度全省第一。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

人才兴,则事业兴。为了让安徽成为各类人才的创业热土,安徽省实施“创业安徽行动”,推出“皖创22 条”,一批创新创业高地在江淮大地加速涌现。作为安徽东向发展“东大门”,近年来滁州市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积极探索“产才融合”有效路径,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良性机制,让人才与产业在“双向奔赴”中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搭建引才留才“好舞台”

“从上海来到滁州发展,是我们企业做的最对的决定。”意特利(滁州)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介绍,2017年,他们将企业从上海总部带到了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最初的租赁厂房,到如今自建占地近70亩的生产基地,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中大型五轴数控加工机床领先企业,今年产值预计可达5亿元。

“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其灵魂就是人才。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引才助企发展的福地。”张伟说,园区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进科技创新项目、招引高层次人才等方面下足了力气,帮助企业引得进人、留得住人。

如今,他们企业拥有50余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拥有技术专利300项,大部分实现了成果转化。许多高层次人才因为园区的好政策购房定居,成为了“新滁州人”,而跟随他们而来的上下游企业已有5家。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好的平台为人才茁壮成长提供了优质“土壤”,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产业蝶变升级。在滁州,以光伏、半导体、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等主导行业为代表,结构层次优、投入产出效率高、辐射带动功能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营造引育并举“优生态”

“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问题?”“服务保障上,还需要我们做什么?”今年5月初,滁州半导体企业家早餐会举行,在轻松的氛围中,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发展现状介绍,共话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未来,征求行业发展意见建议。

现场气氛活跃,企业家们畅所欲言,话发展、谈问题、提建议。许继伟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围绕用工、用电、招才引智等方面问题,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办法,并叮嘱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对接、主动作为,为企业做大做强做好服务保障。

近年来,滁州市发挥企业家早餐会、产业链链长会等作用,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纾困解难,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努力做强“滁周到”服务品牌,营造引育并举“优生态”,让各类主体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创造愉快。

一方面,该市不断迭代升级引才惠企政策,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以薪定才”“按薪补才”市场化评价方式,把人才评价话语权交给用人主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设立“一站式”服务专窗,制发“亭城英才卡”,集成76项专属服务,建设园区人才公寓近2万套,积极引进沪苏浙教育医疗资源,建立分校、医联体15家。

此外,滁州市还设立2.5亿元“天使投”基金、5000万元“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开发“人才担”、大学生“乐创滁州”贷,实现服务“零距离”、成长“零门槛”;设立企业“首席服务员”“助创专员”,开展“新春访万企”、“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固巢留凤”的同时,该市坚持引育并举,围绕人才培养工作,一次性从省内10所高校引进18名专家学者驻点产业链专班挂职指导;在高校开设“光伏班”“苏滁班”等“冠名班”“定制班”,新培训专技人才2.5万人,高技能人才近5000人;先后选送17名本土优秀企业家赴高端机构学习,开设“滁商大讲堂”“滁商云讲堂”,每年培训企业经管人才6000余名。

  

构建产才融合“政策链”

政策先行,下好人才“先手棋”;产才融合,打造聚才“强磁场”。

针对创业主体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安徽省发布《创业安徽行动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举措,目标是到2025年底,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

聚英才、创未来,滁州市委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均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并同步开展“质量突破年”活动;启动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大力推进聚才汇智“五星”工程,推动人才工作深度嵌入全市产业发展战略;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三看三比”项目巡回检查内容……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政策机制逐步完善。

与此同时,滁州市还围绕产业链配置人才链,瞄准行业“顶尖大咖”精准揽才。先后引进23名高层次人才,集聚产业英才400多人。通过“2+N”招聘会等活动开展,靶向引进大学生1.6万多人,技术技能人才8万多人,帮助企业招工引才10.55万人,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以人才助推产业发展提质的新局面。

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强产业,滁州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让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为当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今年一季度,滁州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19.5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