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之二

版次:A02  2023年05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程晋仓

《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人也然,物也是,技术工艺更如此。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兴盛于隋至唐中期,衰落于唐晚期,前后延续了约350年,历史算不上悠久,但是作为民间的瓷窑,却开创性地烧制出黄釉瓷,尊贵的金黄色闪烁在碗、盘、壶、瓶、枕这样的百姓日用品之上,正是体现了淮河两岸山川的王者之气,民众的敦厚朴实。

因寿州窑选址多于中国南北方自然地理与气候分界线的淮河南岸,南北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赋予寿州瓷兼容并包的个性。历经百年的苦心经营,及至盛唐,寿州窑终于迎来了窑火不息、窑场林立、舟楫塞岸、客流如织、市井繁华的盛况,并一跃成为名闻遐迩的名窑之一。

盛唐时期,以上窑为代表的寿州窑,引来商贾云集,造就繁华似锦。这里至今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寿州窑遗址。考古发现,今天的上窑镇窑河以东,上窑山以西是唐代寿州窑烧制黄、黑、绛红釉的中心,其他地区零星存在的窑址是它的辐射点面。据《陶说古窑考》记载:早在隋朝时期,寿州窑就以烧制瓷器著名,是唐代的七大名窑之一。余家沟、管嘴、高窑、松树林和上窑医院住院部五个窑区,现在还能看到古窑址和残存的陶瓷碎片。晚唐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窑位于凤、怀,釉色紫,茶色黄,声如罄,明如镜”,产品在当时就颇有名气。产品釉色以黄紫釉为主,青黑釉次之,有极少数呈白釉和绿釉。尤其黑釉产品,施釉均匀、光亮似镜、制作精美。

陆羽在《茶经》中将寿州黄釉茶具瓷列为同类产品的第五位。《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论述道:“江南寿州,唐时烧造,其资色黄”。这些文献肯定了寿州窑最早创烧了黄釉瓷。

始烧于南朝,停烧于唐末,前后约400年历史的寿州窑,无论是早期青瓷还是后来的黄瓷、黑瓷及绛红釉瓷都在吸收南北中原文化的同时,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陶瓷界曾有人认为,研究唐代以后的“北白南青”瓷的有关问题,必以研究寿州窑黄釉瓷为先,唯撩起寿州窑的神秘面纱,方能解决中国白、青瓷的产生、演变与发展等诸多疑难点。

“南青北白”引领了盛唐时期制瓷工艺的总体风尚,也代表了黄河、长江流域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然而,在青、白二色交相辉映下,地处淮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却呈现着迥然有异的黄釉瓷的身影,它就是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的安徽寿州窑。唐代主要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产品有碗、盘、杯、盏、钵、枕、注子、玩具等。

1960年上半年,省市文物工作者首次在今天上窑镇管嘴孜、马岗、余家沟、外窑、上窑村发现隋唐时期的寿州窑,紧随其后又在今田家庵区洞山一带的三座窑、徐圩孜、费郢孜等地陆续发现遗址。1980 年中前期,又于凤阳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地发现南朝时期的寿州窑。尤以上窑镇寿州窑的发现,引起国内外古陶瓷专家的高度重视。1980年至1990年,中国著名的古陶瓷学家宋伯胤、冯先铭、李炳辉、王莉英及日本有关学者,如河西学、秋原三雄、铃木稔、井上嘉等先后多次来到上窑镇,在马岗、东小湾等地的窑址区实地考察,并撰写了数十篇研究论文,使寿州窑声誉鹊起。

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力量来推动古窑走上了鼎盛?这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考量。

唐盛行饮茶之风,促进了寿州窑茶具的大量生产。唐代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品茶论道成为风行之雅事。《国史补》曾载:“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茶产地这一特有优势,为寿州窑茶具的广泛使用及工艺改进提供了社会基础。由于寿州窑胎土粗糙,故茶具多为中下层人士所青睐。庞大的底层消费群体为寿州窑茶具的销售铺平了道路。近年来,在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均发现大量寿州窑茶盏、注瓶等。1986年安徽长丰县大柿园鲍庄出土的黄釉玉璧足碗,即为一种典型的唐代寿州窑茶具。扬州“七八·二”人防工程工地亦曾出土了大量寿州窑茶具残片。

良好的地理位置,为寿州窑的生产与销售提供了便利。寿州窑凭依淮河古道,背依八公山脉,介于寿、凤、庐三州之间。星罗棋布的窑场之间,河道众多:巍巍上窑山、舜耕山、八公山延绵百里,植被茂密为其提供丰富的燃料资源,上窑山及八公山提供了大量的瓷土及釉料;顺畅的各州驿道及繁忙的淮河水运将寿州窑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向南北各地。近年来,在沿淮各工程中,上自河南的东部,东至苏北,中经皖北,长达数百里的工地上,都有唐代黄釉瓷器的出土,其大多为寿州窑的产品。寿州瓷器的身影遍及淮河古道孕育下的广阔大地之中。

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也推动寿州窑瓷质量的飞跃。盛唐时期,瓷器因原料丰富且烧制简便,涌入了百姓生活,需求量的剧增与审美层次的提升,直接刺激了唐代制瓷业的变革与繁荣。勤劳聪颖的寿州窑工及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进而积极改革,以氧化焰转变传统还原焰烧制技术,烧制黄釉瓷器。为避免烧造过程中因粘连、重叠带来的损伤,以及烟火对坯胎的熏染和落沙等现象,寿州窑工巧妙地将匣钵、支托、支钉等工具运用其中,提高了寿州瓷的釉面亮度与纯净度,甚至可以批量生产。寿州窑是较早使用匣钵的窑口之一。为了弥补胎土粗糙等瑕疵,寿州窑将化妆土置于胎体的表面,平添了几分美感。

更重要的是,唐代上至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无不以黄色为尊、为贵,而寿州窑的器物以黄釉为主色调,釉色上的蜡黄、鳝鱼黄、黄绿以及铁褐釉等,诸多色彩莫不与天下崇黄尚黄的嗜好吻合,自然也是成为世间风涌潮流畅行器物的原因之一。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