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的生活

马庆民

版次:A05  2023年06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一个人,多了一个“朋友圈”的窗口。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经常联络的人,想了解他的生活近况,多半来自于朋友圈。

朋友圈里那些光鲜亮丽,岁月静好,总令人心生羡慕。有一段时间,我就很喜欢看朋友圈里别人的生活。

小李是我的一个战友,退役后自己开始创业。在他的朋友圈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一会谈了个大单子,一会又拿下一个大项目。给我们的感觉是他的生活充实富足,多姿多彩。

但后来一次聚会时,他借着几分醉意向我们大倒苦水:“如果可以重新来选,我真想踏踏实实上个班。”

我们十分诧异,都说看朋友圈他应该混得挺好的。他摇头苦笑,“哪有你看到的那么好,都是‘撑门面’给客户看的,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小李说朋友圈是一张“个人名片”,不仅要面对亲朋好友,还要面对领导、同事、新结交的合作伙伴,想要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只能“选择性”地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听完小李的话,我沉默良久,原来他在朋友圈里展示的,只是采撷最光鲜亮丽的一部分,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小片段,并不是真正、全部的生活。

前一段时间,单位来了个新同事叫小燕,听说她嫁了个富二代。每到节假日,不是聚会,就是外出旅行,要不就是逛街购物,去高档酒店吃大餐,隔着屏幕都能嗅到满满的富足味。在朋友圈里,小燕过的生活都是高档次的。

可相处久了,我才知道,小燕经常被公婆呼来喝去,不仅嫌弃她的出身,还嫌弃她这不会,那也不会。再加上小燕的老公是个独生子,自幼家境优渥,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一旦小燕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他就会对小燕一顿责骂。

所以小燕时常感慨,特别羡慕那些“门当户对”的夫妻,哪怕生活苦一点,淡一点,也不至于总是这般的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做错事。

小燕的本真生活,让我发现有些人的朋友圈是加了“滤镜”的,他们有意过滤掉了生活中的“雀斑”,刻意地粉饰太平,营造美好,而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就像上个礼拜,一个朋友发了个朋友圈,说自己的孩子数学考了满分,如何的优秀。说实话,着实让我羡慕不已,于是就在微信里请教他家孩子是咋辅导的。谁知朋友立马长吁短叹,说我有所不知,他说他家孩子成绩一直不理想,从来没考过满分,即使这一次,也就是数学考了个满分,其他的课目都没及格,他只是想炫耀一下孩子成长的一个瞬间……

朋友说的很是扎心,我听的更是感慨万千,原来,朋友圈里的生活,还有很多是“断章取义”的。只是看起来很美好,其实是拍不出“全景”的,因为有着太多不如意的地方,只能借助一个个特写镜头,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很不错”,如果你误以为这就是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

别人的朋友圈,就像一个私家花园,稍微浏览一下便好,千万不要过度羡慕。因为我们只希望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所以在朋友圈中,我们总会被一些美好深深吸引,其实,背后那些说不出来的心酸、无奈、不如意……也许都被精心掩盖了起来。

与其总在朋友圈羡慕别人,不如认真过好自己眼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