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家起
那一年,千百惠的《走过咖啡屋》火遍大江南北,红极一时;
那一年,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渴望》成为一代人的记忆金剧;
那一年,海湾战争轰然爆发,国内外哗然声一片。
也是在那一年,李娥(化名)为参加高考已做了十足准备。
“那时候过了晚上九、十点学校就会熄灯,没办法,只能拿着书到学校的厕所,因为厕所的灯是一夜亮着的。”李娥说,那时候条件艰苦,高考的录取率相当低,根本没法和现在比,对大部分人而言,能够考上个专科学校就算是“熬出头”了。
“我们都是住校生,打水是5分钱一瓶水,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在食堂吃饭,像我们从农村出来的,只能自己从家里带粮食,到学校换粮票。”回忆起往事,李娥有些滔滔不绝,“为了节约时间专心学习,有时候连食堂都不去,自己带着粮食去锅炉房蒸一下,然后配一点咸菜,一吃就是一个星期。”
熬过三年高中,李娥如愿参加了高考,那时候和现在不同。现在是分数先下来,然后填志愿,“那时候我们要自己先估分,然后再填志愿。”
李娥说,那时高考的机制相对不完善,很多考得好的学生也不一定有学上。有的估分估得高,志愿填得高,结果分数下来不够只能再来一年。“我自己估了410分,最后成绩下来是405分,志愿填的是一所大专院校,很幸运考上了。”
李娥高中所在学校是凤台一中,“那时候一中很厉害,班里50多个人,本科就能走掉将近40人,剩下的大都是专科,像我成绩还算差的。”李娥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