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我是2000年参加的高考,那时候高考还是在7月份,天气很热,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那几天的大部分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但是考场上的一块手表却让我终生难忘……”
6月8日上午,骑车经过高考考点门口,淮师附小本部校区教师徐伟莉的记忆再次被拉回到20多年前。
她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2000年的夏天,她还是淮南四中的一名高三学生,7月,高考来临时,她的精神状态一直放松不下来。“我家在泉山,考场在淮南三中,每天我都是打车去、打车回。”徐伟莉说,“那时候,参加高考的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带一块手表进入考场,方便自己把控时间安排做题进度。”因此,手表成了高考期间徐伟莉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忙中出错,偏偏在历史考试的那一天,我把手表忘家里了,当我打车到三中门口的时候才发现这一情况。”徐伟莉一下就紧张了起来,在考点外满头大汗惊恐地念叨,“坏了!我的手表忘家里了!”
“多大事儿!来,拿我的进去!”徐伟莉焦急万分的时候,一段浑厚而慈祥的声音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我侧身一看,在考点外送考的郭立泉老师正把他的手表从手腕上取下来。”徐伟莉说,“我当时既激动又温暖,就这样拿着郭老师的手表,放松地走进了考场。”
这场考试徐伟莉考了120多分,而送给她手表的郭立泉,当年正是她的历史老师。如今,徐伟莉已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20个春秋,这份高考期间收获的温暖,她正把它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图为正在授课的徐伟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