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青青,苇叶盈盈,又快到端午节了。记忆中的故乡在过节时,每家屋檐下都插着一束清爽干净的艾草,每个孩子胸前都挂着草药味浓郁的香囊,还有那锅里飘着清香的粽子味,多姿多彩的习俗,不由得让人心生几许怀念,几多回味。
端午节前夕,人们忙完了麦子的收割晾晒、颗粒归仓和抽水插秧的农事后,就转身投入到过节的准备当中。舅妈一大早就和村里约定的妇人们去河渠边,割艾草,摘粽叶;舅舅则留在家里清扫小院,整理葡萄藤架,除蚊驱蝇,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利索,井然有序。
舅妈一回来,就把摘来的新鲜艾草浸在清水里,轻轻地漂洗一下,随后放在通风处,等艾草叶子上的水晾干后,找来一尺多长的红毛线,扎成一束插在屋檐下的缝隙里。艾草味苦,具有回阳理气、祛湿杀毒等功效。端午插艾草的习俗,还包含了驱疫辟邪、祈求安康的意味。
端午这天早晨,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最忙碌的事莫过于包粽子。我曾在《随园食单》中看到袁枚关于包粽子的记载,可谓是繁琐忙碌,做法精致:“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我的故乡人可做不到这样富贵人家的讲究。
记得舅妈包粽子时,简单中透出技巧,随意里藏着智慧。只见她面前放着一个盛着糯米的木盆,盆边依次摆放着小碗,分别盛着红枣、莲子,红豆。舅妈手指间缠绕着几片粽叶,折叠成漏斗形,抓糯米塞进去,并加放红枣、莲子等馅,然后用长长的苇叶后半部覆盖住漏斗口,再用一片小叶子裹住口边的两只角。舅妈说,粽子扎绳子有讲究,不但要紧还要扎得巧,松了容易漏米,粽子里面的米还容易夹生。
很快,舅妈面前的食材变成了一堆小巧玲珑的塔式粽。煮粽子时,屋子里弥漫着清香飘逸的粽子香味。等粽子煮熟后,舅妈为每个家人剥两个粽子放在盘子里,并在粽子上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咬上一口,甜香甘醇,令人回味。
这时,舅妈也没有闲下来,利用煮粽子的水,煮了一些鸡蛋。等鸡蛋熟了,舅妈给每个小孩分几个。那时,物质条件有限,大家很稀罕这些鸡蛋,舍不得吃,就不停地把玩着这些圆滚滚、热乎乎的鸡蛋。不过,最懂孩子心的还是舅妈,她拿来几个提前用毛线编织好的网兜给我们,让我们把鸡蛋放进去。于是,我们胸前不仅挂着香囊,又挂上了鸡蛋网兜,走到哪都是一晃一晃的,那种快乐简直无法形容,以至于多年后的我,依然念念不忘胸前挂鸡蛋网兜的情景。
到了晚上,舅妈把剩下来的艾草剁碎后放在大锅里加水煮,等水沸腾翻滚后,舅妈捞出里面的艾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桶里,待水温适合了,就让我们洗澡。后来,我才知道,洗艾澡也是端午的一种习俗,不仅可以增强小孩子的体质、祛除体内的湿气,还可以防蚊虫叮咬。
其实,端午节的习俗能传承至今,不仅仅只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更是炉火明灭,家人团坐,七青八黄不如一碗人间烟火的情怀。
如今,我离开故乡很多年了,可每到端午节时,心里都会萦绕着故乡一草一木的乡情,和那粽子、艾草的浓浓清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