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版次:03  2023年07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郑洁)“暖心义诊送健康,爱心义剪显温情,为我们老党员提供的送学上门服务更是既暖心又贴心,街道和社区是真正把我们居民装在了心里。”家住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化工社区的退休老党员邹德富感慨道,近年来,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多次在辖区开展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活动,把暖心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送学上门暖民心,便民利民显真情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支部的学习与活动不能参加,心里正担忧着呢,社区开展送学上门,把学习资料送到了我家里,真的太感谢了。”今年83岁的邹德富激动地说道。今年以来,化工社区党总支积极开展“送书到家,送学上门”活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等书籍资料,并现场共同学习。在送出书籍的同时,社区也走进各家各户更深层次地了解老党员近况,认真倾听老党员的“微心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使老党员们时刻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一份份“精神食粮”送到老党员的手中,一份份“满满温情”也送进了老党员的心坎里。

义诊义剪齐上阵,惠民实事暖人心

“我身体不好,平日很少出门,家门口的免费义诊真是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方便和实惠,为社区和志愿者们点赞!”在新培社区,义诊义剪系列便民服务活动深得居民的心,义诊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还有针对育龄夫妇进行免费的孕前优生检查等多个项目,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还会详细询问居民们的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并针对每位居民的不同情况,叮嘱注意事项,让居民足不出户,在家门口享受暖心医疗服务。“不花钱还能剪个满意的发型,感觉神清气爽多啦!”社区居民王大爷笑着说道,参加志愿服务的理发师细致又耐心,一推一剪之间,居民们一个个变得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起来。

其他社区的居民也同样享受这暖心便民服务。治西社区老年人较多,义剪活动便采用“请过来”加“送上门”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内不少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残疾家庭上门义剪,社区将理发服务送到了他们身边,也将暖心关怀送到了他们身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庄孜街道将持续整合辖区资源,围绕符合群众需求的“小切口”,真正架起为民“连心桥”,引导社区开展更加贴心实用的便民服务,为更多居民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图片由新庄孜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