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凉风

版次:A05  2023年07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翟乐华

盛夏时节,天热得出奇。骄阳似火,火辣辣地烧烤着大地,滚滚热浪阵阵来袭,可谓“上蒸下煮”,令人心焦气躁。此时此刻,最缺的就是缕缕凉风,哪怕是一丝丝微风。

小时候,住在乡下的柳河边。当夏天的热浪袭来时,湿热的气息和着乡土的和风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柳河岸,溜河风,凉凉爽爽到天明……”人们哼着自编的“顺口溜”,来到河边吹风纳凉,那条河简直成了“避暑胜地”。

到了暑假,大人们白天都去地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去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围坐在河边的柳荫下看书做作业。尽管烈日滚烫,柳荫里却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小气候”。那一缕缕溜河风任意穿行,送来特有的自然凉爽。做完作业,玩心未尽的小伙伴们追逐着“跳进”河里,尽情地“打水仗”,偶尔也摸几条鱼或几只虾,权当改善一下中午的伙食。

河岸上的沙土地里,种着一望无际大西瓜,滚圆滚圆的西瓜泛着莹莹的光。南北通透的看瓜棚,也是纳凉的好去处。玩累了,小伙伴们便来到瓜棚。好心的老大爷准备了几只小凳子和几把蒲扇,供前来参观的人歇歇脚、扇风除热。有了这两件“法宝”,天气再热、日头再毒,心里却特别舒坦清凉。

那时,另一个乘凉的好去处是屋后的竹园。河边比较阴凉潮湿,很适合竹子和树木的生长,老辈儿们大多因循着“宅前种树,屋后栽竹”的习惯,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栽有竹子。此时,竹园里的春笋也已长成新竹。一眼望去,是一样的苍翠,青青的枝干,油油的叶脉,宛若青涩的少年。

傍晚时分,落日带走了白天的灼热,月亮晶莹如玉,河风送爽,清风拂面。劳累了一天的父老乡亲们吃过晚饭后,手拿一把蒲扇,来到河滩上纳凉聊天。大人一边轻轻地摇着蒲扇,一边笑谈乡间趣事。此时,阵阵清风连同那遥远而神秘的故事,在满天星斗下,一起被吹得舒缓悠长。

“沐浴着月光入眠,怀抱着朝霞醒来。”一群孩子们则仰卧在蒲席上,一忽儿专心聆听虫唱蛙鸣;一忽儿专心凝望夜空,仰望满天星星。那时的天是那么蓝,星星是那么亮,闪烁着神秘的光彩,诱发出孩子们无穷的想象,沉浸在这片蓝色天幕里,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许多时候,我们哼着甜甜的小夜曲就进入了梦乡,一直睡到朝霞满天。

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扇、空调,蒲扇似乎有点跟不上时代,渐渐被束之高阁。然而,在乡间,仍有不少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是习惯用蒲扇。他们悠闲地坐在门前,悠然地摇着一把蒲扇,微风习习,环保低碳,却也是另一番快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