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悦
每年的暑假,一回家,才到村口就能闻到一股酱香。
从小时候到如今,这已然成了我记忆中的暑假,恒久不变的味道之一。这股酱香,一开始还只是隐隐约约,似有还无。进了村,越是往里头,酱香味就越是浓烈。到了家门口,酱香扑鼻而来,眼前的院子里摆满了坛坛罐罐。
这些,就是乡里人家的“晒酱”。入伏后,暑热难耐,但乡里却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男人们忙着夏收,在地里挥汗如雨;女人们也不轻松,除了操持家务,还得忙着“晒酱”。
对于勤俭的农家们来说,腌菜与酱料是饭桌上的两大重头戏。冬来腌菜,夏来“晒酱”,已成了农家们的生活习惯。“晒酱”包括两大程序,一是做酱料。这一过程,繁琐至极。做好酱料后,放进坛子里。接着,便进入了第二道程序,就是晒。把坛子放在外头,任太阳曝晒。到了晚上,也不收回来。隔天,太阳出来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晒酱”。
“晒酱”的过程中,也并非将其晾在外头就算了事。每天清晨,得用长长的木筷子,伸入每个坛子,沿着同一个方向搅拌,才能让发酵均匀。所以,每天清晨,家家户户都飘散出浓浓的酱香。
而在我家,除了酱香,还有一股咸甜混合的味道。
这味道,来自于咸杨梅。暑假,也是杨梅成熟的时节,也是母亲开始做咸杨梅的时候。将杨梅洗净,用筛子装好沥干水,然后用粗盐腌上。盐会把梅子的水分腌出来,等到表皮发皱时,把梅子晾在竹匾里,放在太阳下晒,再将腌着梅子的盐汤放锅里煮沸,放凉后,将晒好的杨梅放到汤里腌好,就大功告成了。咸杨梅经年不坏,越陈越有味,是开胃的好东西呢!
这两种味道,便是我记忆里,和暑假有关的味道。只身在外打拼的日子里,每年天一热,舌尖上魂牵梦萦的,便是这两种味道。那时,我才知道,于己而言,这两种味道,不仅是夏天的代表,更是乡愁的味蕾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