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有三两声鸟叫虫鸣,汽车和飞机各司其职,还有人类的音乐和语声。“在我看来,一切都理所当然。地球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星球,充满音乐和言语。然而,过去并不总是如此。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声音,此间种种奇迹,都是近期才出现的。不单如此,它们还十分脆弱。”翻开《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这本书,我们听听自然的声音,或重新侧耳倾听世界,以声音为桥梁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或许是面对当今变革和不平等的危机的重要指南。
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致力于生物及环境方面的研究。这本书从动物歌声的起源开始,穿越地球历史的全部轨迹,通过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然而,人类正在压制或扼杀地球上许多鲜活的声音,我们应该回头去倾听地球的生命乐章。
“声音承载的信息,可以穿透迷雾、污浊、密林和黑夜,能越过阻碍芳香和光线的屏障。”在地球十分之九的历史上,都不存在交流之声。海洋最早出现动物,或是海底珊瑚礁最初形成时,没有任何生物歌唱。陆地原始森林里没有发声的昆虫或脊椎动物。那个时候,动物只能通过捕捉彼此的目光,或通过接触以及化学手段来传递信号和相互联系。
在地球上最早的能够发声并通过声音来交流的生命是什么呢?作者通过对古生物的化石研究揭示了这一谜题。“地球在沉寂长达35亿年后,昆虫给大地带来了第一阵歌声……”之前虽然有生物偶然发声,但是并没有用于交流的语言,所以生命界长久地保持沉默,而当昆虫有了翅膀,发声的成本陡然下降,声音的交流就有了立足之地。
“当生命相互联系时,新的潜力出现了。”动物的声音成为创新的催化剂。在传播中,声音将生物连接在一起,唤醒了生物演化和文化演化的潜在力量。这种创新的力量,用数亿年时间产生了地球上令人惊叹的声音多样性。“我们眼前这张纸上的文字,这些人类语言,不过是声音、演化和文化极富成效的融合带来的产物之一。”世间还有无数奇迹正在奏响。每个发声的物种都有独特的声音。
地球历史上,声音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而如今,世界上丰富多样的声音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岌岌可危。人类这个物种,一方面将声音的创造力推至巅峰,另一方面也是世界声学宝藏的头号破坏者。“我们的行为正在使未来成为一个感官贫瘠的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的噪声,都在削弱世界各地的声音多样性。“环境”问题通常表现为气候变化、化学污染或物种灭绝。“我们坐拥宝库,却又困守愁城。”
声音是具有创造力的,消除声响的多样性,将会削弱世界的创造力。“倾听,让我们体会到交流和创造的奇迹。倾听也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多样性正在衰减。当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不再倾听其他物种的声音时,灾难就会降临。”世界的生机,部分依赖于大家是否愿意回头去倾听地球的生命乐章,那是一扇通往生命创造力的窗户。我们,是时候该听听自然的声音了。 甘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