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盒与记账本

版次:A05  2023年08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赵闻迪

前些日子回老家,在大伯家书房里又看到那只首饰盒了。盒子被大伯端端正正摆在深棕色木质书架上,纤尘不染,仿佛在静静讲述着一段陈年往事……

那是奶奶的首饰盒,长方形,红色盒盖,黑色盒身,因年月久远印痕斑斑。它原是一只茶叶盒,茶叶喝完后,奶奶便把它改成了首饰盒。打开盒盖,里面还有几件首饰:一把精雕细刻的银梳,一枚造型古雅的胸针,一只雕龙刻凤的银镯,一串红玛瑙和黑玛瑙编的项链,一口古香古色的微型铜钟,钟身上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小篆。

听大姑说,她小时候,每天清晨,奶奶梳洗完毕,都会打开花梨木首饰盒,拿出一根碧绿的玉簪插在发髻上;去比较重要的场合会戴上金耳环、玛瑙项链和金戒指。彼时奶奶是一名纺织女工,繁重的工作也挡不住她那颗爱美的心。

然而三年自然灾害和爷爷的病逝,让家境一落千丈,奶奶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她自己和六个孩子,还要接济老家的亲人,日子异常窘迫。在那种情形下,盒里的首饰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本用小纸条装订起来的记账本,最后连花梨木首饰盒也被铁皮茶叶盒代替了。

我是奶奶带大的,彼时她早已退休,大伯大姑他们也已参加工作。奶奶住在一个小院里,养鸡、种菜,打理得井井有条。印象中,不管多忙,她都把自己收拾得整洁清爽——头发一丝不乱地梳在脑后,手腕上戴着银镯。夏天时,衣襟上别几朵栀子花或月季花。多年后想起这些细节,我便对奶奶多了几分敬佩之情——虽然经历过那么多磨难,但她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首饰盒里有个记账本,奶奶经常拿出来翻看。本子不大,非常厚实,里面记着各种账目。有一次,小姑来找奶奶商量事情,说她工作的厂里有个工人患病需要做手术,急需一大笔钱,那人家境困难,工友们自发给他捐款。当时小姑的经济状况也很窘迫,对捐款一事犹豫不决。奶奶说:“你再难,也赶不上那个人难,能帮尽量帮一把。”她拿出记账本,翻到一页,“你看,当年你爸刚去世那会儿,要不是你爸单位的工会帮忙,咱家的日子差点过不下去。现在别人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了,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奶奶拿出她卖鸡蛋攒的十几元钱,小姑又添了一点,捐给了那个患病的工友。

每次拉家常,奶奶都爱把记账本拿出来,一边翻一边念叨些往事,比如那年夏天,暴雨导致纺织厂家属大院内涝,区政府不但送来救济物品,还派人来帮他们搬家、安置;比如那年冬天,爷爷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得知奶奶和孩子们过得特别艰难,春节前专门送来二十元钱、三十斤粮票和几斤鸡蛋;比如那年叔叔考上师范学院,纺织厂工会送来“英雄”钢笔、大红花和两百元现金……每每提起这些,奶奶便会对我们几个小孩子说:“共产党对咱们有恩,咱们不能忘本。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当兵、当工人,保家卫国。”

奶奶是个热心肠,身边人有困难时,她总是竭尽所能予以帮助,但她帮助别人从来不记;别人帮助了她,她都认认真真地记在本子上。

奶奶临终前再三叮嘱家里人:“后事简单办了,不要铺张浪费……你们要好好工作……”

从老家回来有一阵子了,我仍然常常想起那只首饰盒。我想,在我心里,它将永远是一个温暖、明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