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产生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起源。殷代有人用五光十色的羽毛制成扇子,称为“障扇”,因此“扇”字中有“羽”。
古人手持羽扇,既可纳凉,也可起到装饰作用。三国时诸葛亮露面时,总是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其实,在东汉时,民间已经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代替羽毛,以便点缀绣画。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扁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的现象出现于三国时期。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妇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形式有琴式、如意头、竹节式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文人风雅,所用扇面喜欢附上字画,但从功用来说,芭蕉扇或曰葵扇,才是最实用的。宋代王质的《蒲葵扇》曰:“轻蒲猎猎野风秋,吹上蟾宫白玉楼。想见东山红粉里,超然惟有此风流。”
古代还有用水流带动的风扇。宋代诗人刘子翚的《夏日吟》写道:“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清朝的“水木明瑟”殿就有扇车的明确记载。工匠们在圆明园的“水木明瑟”殿制造了一种像水车一样的风扇,称为“水激扇车”,借用水能推动一个轮子的扇叶,给室内扇风,这就是机械风扇了。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