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严)8月1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制造业完成投资98.8亿元,同比增长90.5%。全市技改投资完成69.7亿元,同比增长63.6%,高于年度目标43.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4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立市之要。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以下行动,为淮南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能。
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今年以来,我市共兑现市财政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若干政策(免申即享类)项目资金1238万元,惠及企业144家。继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12件,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6451.26万元。全市共举办14场产销、银企对接会。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我市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培育建设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以上,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5个,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1个,推广工业机器人500台。
实施优质企业引育行动,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879户,年度新增77户。目前,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0户,培育认定68户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达因汽车、文峰光电2户企业进入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目前在库培育企业7户。
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户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今年以来,共新增认定5个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个首版次软件。全市共有“首台套”33个,首版次软件5个。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加快推进碳达峰工作,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新增首批次新材料2个,目前全市共5个。牵头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七个产业园区建设,谋划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18.5亿元。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今年新增省级新产品5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1个省级新产品。全市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共15个,“安徽工业精品”10个,“三品”示范企业18家。
实施降本增效行动。坚持降成本、抓改革、强管理多管齐下,持续提高行业及企业效益水平。全市参评规上工业企业736户,亩均税收8.39万元/亩,较上年度同比增长35.9%;亩均营业收入223.74万元/亩,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