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盈满怀

版次:A06  2023年08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画事:中国画的诗意世界》以一画、一人、一题的讲读方式,叙述着画里画外的故事,以独特的言说,细致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中国画世界。书中的104幅画作,铺以17篇释义性的文字,使人在赏画之余,借助作者的精彩解析,能够迅速融入名家、名画所构筑的艺术境界之中,读懂每一幅画作所蕴含的延绵诗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是中国文人在吟诗作画上的追求至境。对于画家来说,在展纸铺墨之前,已然对预画之物,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所谓意在笔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展开《画事:中国画的诗意世界》,我看到苏东坡即使身处人生低谷,也不放弃对艺术的孜孜以求,总是要通过手中的笔,以亦诗亦画的出色才情,去展示中国文人丰沛的精神气象。还一睹到风流才子唐寅潇洒飘逸的画作,领略到他凌峻幽深的画风。同时,惊叹于黄公望笔墨简远的裁剪布局,以及他气势雄秀的画中诗情。

站在元朝画家吴镇的《芦花寒雁图》前,浓淡相间的笔墨,素雅清纯的色调,将高山、小岛、河流、芦苇、大雁、扁舟,由远而近,徐徐推至我们的眼前。画面中,虽然不见一朵白云在流走,亦不见一束浪花在翻涌,更不闻雁鸣声声醉,也无法聆听到挥桨的欸乃之声,但是,从挤挤挨挨努力生长的芦苇里,从双雁迎风飞翔的跃姿中,从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画面中,大幅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把晚秋之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场景,表现得十分熨帖,那种欲说还休的缱绻之情,更是唤起了我们心中浓浓的乡愁。

同样是元朝的赵雍,在他的《澄江寒月图》里,那种月朦胧、鸟朦胧的清浅诗意,如蒙太奇镜头一般,由远而近,通过画面上的推、拉、摇、移,逐一将江、月、山、树、石这些生灵,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苍穹中的月亮,是那样的圆,那样的亮,穿过稀薄的云层,把如水的月光,悠悠地照在江岸边的礁石、枫树和客船上。整个画面上只有船舱里影影绰绰一个人影,但由清冷的月色、漂泊的客船、遒劲的枫枝,很自然地就让人联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的诗句。

中国画的无尽诗意,不光从曼妙的山水间汩汩流出,更源自画家深沉博大的精神世界。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将枯木与怪石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怪石其貌不扬丑陋不堪,象征着腐朽没落的旧恶势力。枯木看似了无绿荫,但纷纷向上生长的枝枝蔓蔓,却代表了一种新生的力量。联想到苏轼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他越挫越奋的达观态度,最终《枯木怪石图》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磅礴的生命激情,在内心熊熊燃烧,那份炽热而奔放的诗意,予人以希望和教益。

流连在《画事:中国画的诗意世界》里,品咂着那些字与画的精妙言说,从苏东坡的逆旅到唐伯虎的漂泊,从倪瓒的无人空亭到沈周的落花诗意,体会着画家们发自心内心的震撼之作,深深地懂得,每一段人生都是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追寻着漫漫的远方,也追寻着无边的诗意。从这些意境深远的画作里,我们洞悉到深藏于画里画外的人生智慧,更瞧见一幅幅诗意丛生的中国画,已然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悠然绽放。 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