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风雅的朝代,是唐之后又一个文化盛世,而诸多文化成就的背后,是一大批文人学士的倾力付出。《宋时风雅:大宋文人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以轻松诙谐的笔墨,讲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大宋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历史抉择,描摹出一幅文人与时代的光彩画卷。
全书从南唐后主李煜起笔,到抗元名臣文天祥止,相继介绍了晏殊、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三苏”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东京开封府称帝,建立了大宋王朝,制定了“以文治国”的方略,文化事业因此得以迅猛发展,诗词书画、陶瓷雕塑、插花茶艺,多点开花,整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文人骚客的地位前所未有得到提高。这本书提到的28位“大咖”,有的工于诗词,有的长于书画,还有的在琴棋书画之外对美食烹饪也大有研究,堪称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文化通才”。作者马逍遥在解构他们的生平事迹、重点成就、性格特征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人物自身的特点。比如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以及在书画、烹饪等方面取得的非凡造诣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但对这些尽人皆知的历史素材,作者偏偏选择“退而求其次”,每每以详略得当的书写方式,将公众再熟悉不过的内容“轻描淡写”,反而把更多的笔墨,用于展现传主精神特质的书写上。
为了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个不同以往的苏轼形象,作者从治水的方面,叙述了这位文学巨擘在徐州抗洪救灾的故事。通过对苏轼城头上架起行军床,吃睡在抗洪现场的生动描摹,以及洪水退后苏轼又在当地兴建水利工程,将抗洪事业进行到底的传神刻画,突出表现了苏轼的天下为公和责任担当。这种视角,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苏轼的文人风骨和精神品格,都增添了鲜明的时代注脚。
至于以传世名作《岳阳楼记》叱咤文坛的范仲淹,作者更是鲜少提及这位贤臣的文学成就,而是集中以岳阳楼为话题,从它的兴建,到周围景致的风和景明,进而联想到北宋的政通人和,从而归结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中华学子都应向范仲淹学习,秉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襟怀,把自己的家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宋时的风雅,不仅体现在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闲情逸致上,更表现在大宋文人心忧天下、体恤苍生的执着奉献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了大宋文人的这些面面观,也就读懂了那个时代的风流与高雅。
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