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鸿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民生办获悉,《2023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落实方案》(以下简称《落实方案》)近日发布并实施。2023年,市委、市政府继续从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实施好50项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据《落实方案》,淮南市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共50项,涉及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体服务、城乡建设和公共安全十个方面。
其中,促进就业方面涉及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主责单位,要求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72万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数量达到城市社区的50%。支持毕业生求职创业,按1500元/人标准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74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5000人。
社会保障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主责单位,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4.5%,城市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7%,县区人民政府每年调整一次或适时调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新增171个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培育认定2家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困难群体救助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民政局、市残联等主责单位,开展困难职工帮扶不少于212人次。基本实现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应保尽保。实施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为6489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推动实现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为400人次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持续优化无障碍环境,为23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实施高等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项目,资助不少于50人次。完成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信息采集,普遍开展探访关爱服务;为261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救助血友病困难患者22人次,救助恶性肿瘤、心脏大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困难患者35名。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部提高到每人80元/月。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4330件,实现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强化困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120人。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每年开展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不少于300人。
教育惠民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等主责单位,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制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节目,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条件。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新增托育服务机构托位55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3255个。实施老有所学行动,全市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约4.4万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约13.8万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数约7.56万人。积极开展困难学生资助,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803人次。
卫生健康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主责单位,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为26800名6-9岁儿童开展免费牙齿窝沟封闭服务,为18721名3-6岁儿童开展免费局部涂氟服务。实施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继续开展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免费为26500人次农村适龄妇女、388人次城镇低保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检查服务。全面开通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病种申请鉴定线上办理途径,试行慢特病保障待遇“免申即享”,其中,恶性肿瘤慢性病待遇“即申即享”。实现自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护理服务能力建设。
环境保护方面,《落实方案》要求主责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核查,新增完成9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加强对全市1个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及时安全有效处置。
交通出行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等主责单位,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37公里、安防工程470公里、养护工程457公里。实施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4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250个。
文体服务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文旅局、市教体局等主责单位,积极参与第十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让群众享受“五看一游一计划”消费实施补助。推动“15分钟阅读圈”建设,建成19个城市阅读空间。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向全省市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完成全市居住小区、行政村健身设施维修、改造、升级、补建397个以上。
城乡建设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等主责单位,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共充电桩1200个以上。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2个左右。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7070套、基本建成5111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9个。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23608套(间)。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新建口袋公园15个以上。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810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新增解决不能24小时供水村庄49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巩固提升工程,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从2.95千伏安提高到3.0千伏安。推动“快递进村”,稳定运营280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施文明菜市行动,整治和改造提升城乡菜市场59个。加强对户外劳动者的关心关爱,新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50个以上。
公共安全方面,《落实方案》要求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主责单位,实施“惠民菜篮子”行动,推进18家左右商超及社区连锁店运行“惠民菜篮子”。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创建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不少于6个、放心消费示范街区不少于2个,验收认定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不少于20个,指导县区打造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不少于100个。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围绕重点民生食品,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360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