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忠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我们即将迎来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随着秋风渐起、秋叶飘落,秋天的气息愈发令人陶醉。
秋分发生在公历每年9月23日或24日,太阳达到黄经180°时开始。同春分一样,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上各地昼夜近乎长度相等。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音比蕤宾。意思是说,白露后增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酉位,正当“绳”处,所以叫秋分。戒,当作“臧”,即古代“藏”字。听到雷声便躲藏起来,蛰伏动物开始冬眠,头朝向北方,它和十二律中的蕤宾相对应。
秋分与物候
秋分时节的物候,明代黄道周撰写的《月令明义》中记载: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水始涸。
第一候 “雷始收声”
这时候,雷声开始停息。《吕氏春秋·仲秋纪》高诱注中说:“雷乃始收藏,其声不震也。”
第二候 “蛰虫坏户”
“坏”,音péi。《礼记·月令》与此相同。《淮南子·时则训》作“陪”,《吕氏春秋·仲春纪》作“俯”,《埤雅》作“坯”。尽管四个字的写法不同,但是上古音都可以通假作“附”。附,就是依附的意思。
蛰伏冬眠的动物躲进门户、洞穴、泥土之中,不吃不喝,舒舒服服地睡上几个月,第二年惊蛰才苏醒过来。
第三候 “水始涸”
这时候,自然降水量减少,沼泽、湖泊、池塘的水流开始干涸。
秋分与民俗、节庆
秋分的传统民俗有祭祀月神。
祭月源于先人对月亮的崇拜。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礼记·祭法》中说:“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东汉学者郑玄注:“夜明,月坛也。”就是说,祭日,在王宫举行;祭月,在月坛举行。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zhì)特。”祭祀月神要献上雄健的羊、猪,时间规定在晚上。
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就是明、清两朝皇帝祭月的地方。民间也祭拜月神。明代陆启浤(hónɡ)撰写《北京岁华记》中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祭月的习俗,而且分布相当广泛,有东北的鄂伦春族、云南的傣族、广西的壮族等,非常隆重和喜庆。
秋分与农事、生态资源保护
秋分时节的农事活动和农谚有:“秋分秋分,昼夜平分。”这里说白天夜里时间是一样的。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开始种越冬小麦。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秋分时节,是种麦、种菜的忙碌时节。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秋分棉花白茫茫。”秋分时节,要抓紧时间收花生和棉花。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营养丰富的越冬菠菜,也是在秋分时节播种的。
对于农事、政事和生态保护,《淮南子·时则训》中说:在这个月里,可以修筑城郭,建造都邑,凿成地窖,储藏食物,修建仓库。命令主管部门,督促百姓收集采摘,多多积聚,劝勉百姓种植越冬小麦。假如有人耽误时机,实行处罚,不容置疑。开通关卡和市场,使商旅自由往来,互通货物,以方便人民的需要。四方之人云集,远方之人纷纷来到,财物便不会缺乏,各种事情才能办成功。
秋分与文化
中秋月圆之时,远方游子,倍加思念亲人。许多诗人留下千古名篇,寄托自己的情思。
盛唐大诗人李白《静夜思》中咏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的美丽山水,萦绕在诗人心中。
盛唐名相、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
宋代苏轼的著名词作《水调歌头》中饱含深情地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其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情真意切,成为千古绝唱。
唐代诗人杜甫,在颠沛流离中,避乱蜀中。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八月十五日夜,56岁贫病交加的诗人,在夔州瀼(ránɡ)西,写下了《八月十五夜月》,诗中写道: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意思是说,满满的月亮,反射到明镜中。归乡心切,吴刚竟然折断了大刀。就像飞转的蓬草,来到偏远的夔州。攀折月宫桂花,仰望天空如此高远。水路好像洒满霜雪,林中栖息的鸟儿能看到羽毛。这时看着月宫的白兔,在皎洁的月光下,真想数着秋生的毫毛。
这首诗围绕八月十五夜的“满目”和“思乡”而展开:月宫有传说中的吴刚、桂树、白兔;月光的明亮,能够“飞明镜”“疑霜雪”“见羽毛”“数秋毫”;反衬“归心”,好似“折大刀”“转蓬”“天高”。秋色之美,漂泊之苦,思乡之切,跃然纸上。
(本文内容摘自陈广忠著《二十四节气——创立与传承》,内容有删减)